Most accesse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Machine China. 2024, 0(36): 4-7.
    鉴于飞机结构的复杂性和对精度的极高要求,任何细微的测量偏差都可能在累积效应下放大,导致关键部件的不匹配或功能失效,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威胁到了飞行安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仪器的设站和调整、建立型架安装坐标系统、安装型架定位器等方面,系统剖析电子经纬仪测量这一数字化测量技术在飞机型架装配中的应用,并通过误差估计、动态误差补偿等技术要点,实现对装配误差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飞机装配的精度和效率,推动航空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Machine China. 2024, 0(27): 37-40.
    本文深入探讨了机械加工中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精度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精度的各种因素,包括机床设备、加工工艺以及人为操控等,强调了全面提升机械加工精度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设备精度、进行误差补偿、改进机械加工工艺等一系列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本文研究旨在提高零件加工精度,满足工业生产对零件高精度、高质量加工的需求。
  • Machine China. 2024, 0(28): 14-18.
    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生产活动对于效率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机器视觉技术为基础,致力于设计一种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机器视觉技术的引入旨在提高工业生产线上的分拣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全面运用图像采集、物体识别和机器人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个具备快速、精准地处理各类物体能力的、完善的分拣系统。系统整体架构的设计包括了先进的硬件配置和高效的软件算法,以实现对复杂生产环境中物体的智能识别和快速分拣。经过试验验证,该系统在提升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 Machine China. 2024, 0(29): 8-11.
     本文深入分析LED照明灯具结构的创新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前景。首先,详细解析LED光源的独特优势,然后探讨光学、热管理、电气设计的基础理论,之后介绍LED照明灯具结构设计的模块化、轻量化、智能化与节能环保创新原则。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对比不同产品在结构创新及性能提升方面的表现,深入探讨设计理念与实现途径的优劣。
  • Machine China. 2024, 0(25): 48-53.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机械夹具的设计与试验研究。首先,阐述了智能机械夹具的研究背景、意义和设计内容。其次,对夹具的设计方案、试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 Machine China. 2024, 0(18): 117-120.
    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劳动教育的融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还能进一步促进劳动文化的传承。本文分析了劳动教育融入机械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并提出了具体的实践策略,旨在更好地指导融合教学活动的开展。

  • Machine China. 2024, 0(31): 139-146.
    通过实施 1+X证书制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本文以1+X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针对学生考证在加工中心操作上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考证样题的编程与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以期提高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 Machine China. 2024, 0(26): 66-68.
    ShopMill模块化编程是西门子公司基于SinuTrain数控仿真软件推出的一种新型铣削编程方式。与传统的G代码编程方式不同,该种编程模式具备功能集成、操作简单、容易学习等特点。借助于模块化操作方式和完善的编程辅助视图,编程人员可轻松创建零件特征加工程序并通过模拟仿真功能验证刀具运动轨迹进而优化加工工艺。同时,SinuTrain软件的操作方式与真实数控系统编程界面相同,对于实际加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然而,目前ShopMill强大的功能并没有被完全使用,因此,本文对一种典型零件的常见加工特征进行模块化编程和刀具加工轨迹仿真及优化,将其独有的模块化铣削功能如:轮廓加工、螺旋铣削、孔钻削及文本雕刻等的具体用法体现在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而彰显ShopMill模块化编程方式在数控加工编程中的优越性。

  • Machine China. 2024, 0(36): 12-16.
    航空工业迅猛发展对航空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片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制造和再制造技术的进步对提升发动机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航空发动机叶片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叶片的分类及主要作用。针对叶片在服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和附着类缺陷,本研究提出了包括激光熔覆、热焊接、水基清洗和机械物理去除在内的一系列再制造技术解决方案。旨在为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及再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推动航空工业的持续进步。

  • Machine China. 2024, 0(19): 88-91.
    文章旨在探究退火处理对模芯镍磷合金镀层机械性能的影响,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热处理工艺的方案,并通过性能测试和微观形貌分析,对不同热处理条件下镍磷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微观形貌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镍磷合金镀层的显微硬度值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增加;镍磷合金镀层经过热处理后,由非结晶相转变为结晶相,Ni3P峰值随热处理温度上升而提高,镀层表面胞状物堆积致密且尺寸变小,部分细小的孔隙被填满从而使镀层结晶变得更为致密。

  • Machine China. 2024, 0(22): 39-43.
     作为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分析技术是我国机床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本文基于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就其整机以及主轴系统、进给系统、刀库系统等关键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作了整体概述,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过于依赖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对产品的故障机理研究不足,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有待持续完善。

  • Machine China. 2024, 0(27): 145-148.
    密封件作为工程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构件,其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运行、效率维持及环境控制能力。本文对密封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测试的综合分析。对每种测试方法的原理、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及优势进行探究,强调了各种方法的独特价值,为密封件的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检测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对各种检测技术的综合评述,旨在为密封件制造商及用户在选择适宜的检测手段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保密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 Machine China. 2024, 0(34): 112-115.
    轮对是铁道机车车辆走行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车轮与车轴采用过盈配合及冷压方法组装成轮对。过盈量是影响轮对压装质量的最重要因素,过盈量过小,不能提供足够的配合力,使轮轴发生松动和移动,易引发行车事故;过盈量过大,容易降低配合面的疲劳强度,使轮对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疲劳破坏,也会造成行车事故。机车车辆轮轴利用过盈量产生半径方向的接触面压力,并且由该面压力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和轴向力,合理选取过盈量,既能保证装配后有效传递力矩,又使材料不发生塑性变形。因此,选择合适的过盈量对于轮对非常重要,本文依据相关标准通过对铁道机车车辆轮轴装配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给出了轮轴配合合理的过盈量。

  • Machine China. 2024, 0(14): 8-11.
    本文首先对挂弹车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对各类型挂弹流程的研究,优化和改进了传统挂弹车的功能和结构,设计了通用挂弹车。采用主动自由轮作为行走机构,实现了多功能装弹车的全向位移,充分满足空间狭小条件下挂弹车的使用要求。改进弹夹平台的内部结构,使弹药在接近飞机吊钩时更加方便。本次设计采用软件绘制了通用挂弹车三维模型,并采用SolidWorks进行了应力分析,验证了该通用挂弹车结构的可靠性,为优化挂弹车的结构和功能提供新思路。

  • Machine China. 2024, 0(27): 7-11.
    本研究旨在对煤矿井下单轨吊轨道运输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研究内容包括轨道设计、受力仿真分析和系统优化。通过建立单轨吊系统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探讨小车数量和系统间距对轨道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和优化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成果为煤矿井下单轨吊运输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升煤矿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Machine China. 2024, 0(14): 28-31.
    传统电火箱存在电阻调节不准确、箱体内温度调节不安全等问题。为解决这类问题,采用三菱PLCFX2N的PLC作为温控核心、PT100作为传感器,通过E5CZ温控模块来设计温度监控系统,从而达到对电火箱温度实时数字化控制,以此提高整个电火箱的节能性和安全性。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4-7.
    本文对超滤 + 反渗透双膜水处理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 , 以工艺流程和设备特性等条件为依据 , 分析了模块化设计的原则并确定了模块化的边界范围 。 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模块 , 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 、 集成设计和系统配管 , 满足项目的设计条件和使用要求 , 提高了项目整体效益 。
  • Machine China. 2024, 0(31): 67-70.
    液压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制造业、矿山开采等多个行业中,液压油缸作为液压设备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液压设备的可靠性。部分液压油缸由于其结构设计缺陷或者制造工艺条件缺陷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使用中因不能满足工况要求而提前失效。其中,有些结构及工艺并非无法改进,通过改进某些结构设计或者优化制造工艺流程能够更好地提升液压油缸工作运行的稳定性。本文从液压油缸的结构设计改进、加工工艺改进和抗防腐改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为矿用液压油缸及其他行业液压设备油缸的设计及工艺改进研究提供参考。
  • Machine China. 2024, 0(20): 39-43.
     移动机器人在多变生产环境中具有灵活性,但其精度的提高面临一定的挑战。针对移动机器人移动引发的定位误差与结构变形造成的精度降低,本研究创新性策略为通过作业前临时固定机械臂于特定工位以增强移动机器人刚度,减少定位误差;采用特制测量装置精确捕捉重定位误差,通过补偿算法有效减少误差影响。试验证明,改进后的移动机器人在满载下重定位精度达到±0.062mm,满足上下料要求,表明该策略在提高移动机器人精度方面有效。

  • Machine China. 2024, 0(31): 35-3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作为调峰机组,通常采用两班制运行方式,机组启停频繁,操作步骤复杂,如果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依靠运行人员手动操作,极易引起误操作、漏操作,从而威胁到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设计的自动启停控制系统根据标准的控制策略向各个子系统、现场设备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发电机组的自动启动与停机。

  • Machine China. 2024, 0(21): 134-137.
    机械设备的健康状态是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影响因素,然而在复杂多变的工况条件下,设备故障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立足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机械设备故障预测与风险管理的新思路。首先,阐述大数据在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其次,详细介绍基于大数据的故障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特征提取与选择、预测模型构建等关键环节;然后,提出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设备风险管理策略,涵盖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溯源、优化等环节;最后,通过风电设备和起重机械的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设备故障预测与风险管理,有望显著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 Machine China. 2024, 0(19): 64-67.
    本文深入分析机械手臂支撑架的加工工艺,并对机械手臂支撑架专用夹具设计思路进行探讨。首先,系统分析了机械手臂支撑架的主要作用,并对机械手臂支撑架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精度要求进行了分析;接着,详细阐述了机械手臂支撑架的加工工艺特点,并具体分析了机械手臂支撑架加工的工艺特点、工艺控制;最后,分析了机械手臂支撑架夹具设计的必要性,以及夹具稳定性、精度对机械手臂支撑架加工质量的作用,并提出了适用于机械手臂支撑架的专用夹具设计思路。本文研究以期能够为机械手臂支撑架加工工艺的优化与专用夹具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

  • Machine China. 2024, 0(27): 4-6.
  • Machine China. 2024, 0(27): 105-108.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无人驾驶技术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系统对整车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确保无人驾驶车辆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稳定安全运行。而传统测试方法难以胜任,验证创新方法迫在眉睫。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无人驾驶技术对整车结构和功能特性的影响,并针对整车结构和功能变化,开发专项验证方法。本文研究以期提升无人驾驶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加速无人驾驶商业化进程。
  • Machine China. 2024, 0(26): 38-41.
    加强数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是实现机械加工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发展的重要管理措施,其不仅能够解决传统常规机床加工效率低、工艺方法适应性差等问题,还能够提升产品的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为推动机械加工向更高质量标准发展,切实做好数控加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本文分析了数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体系结构,指出了当前数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有待完善、生产编制过于粗放等问题,并从完善数控加工工艺方案,明确工艺生产路线;科学编制数控程序,保证数控加工过程质量;选择合适的质量控制方法,完善数控加工质量管理流程;构建数控加工过程仿真检查,展示数控加工过程四个方面提出了数控加工过程质量控制要点及措施,以期为提升数控加工质量和效率提供参考与借鉴。
  • Machine China. 2024, 0(16): 113-116.
    本文结合真实项目案例,对医用电动病床产品的质量验证过程及技术要点进行研究。首先简要介绍了项目背景;然后说明了电动病床组成结构以及产品风险评价标准;接着对于产品质量验证过程加以阐述,主要涉及机械强度、病床寿命、脚轮测试、横/纵向稳定性、包装储存运输等方面;最后针对产品电气“三项”检验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

  • Machine China. 2024, 0(32): 57-62.
    为解决加热卷烟旋转拔出时,由于加热卷烟发烟段的工艺特性,容易引起烟丝团与铝箔卷纸相对滑动脱落,造成质量缺陷的问题,在ZJ118卷烟机上设计增加发烟段内部上胶系统,通过在烟丝团与铝箔卷纸接触面上增加上胶工艺,极大地增加了烟丝团与铝箔卷纸之间的摩擦力,有效提高了加热卷烟的质量和烟丝的稳固性。以ZJ118卷烟机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增加发烟段内部上胶系统后的ZJ118卷烟机使用内部上胶工艺生产的烟支,取样合格率在原基础上有极大地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成品烟支烟丝抽吸时产生的掉落问题,提高了加热卷烟的质量和烟丝的稳固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15-19.
    乒乓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 , 拥有众多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 。 在乒乓球训练中 , 高质量的发球对于球员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 本文结合现有技术和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 对乒乓球发球机的结构和发球模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针对乒乓球发球机送球机构的各组成的机械部分进行了设计及校核 , 力求保证发射乒乓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 Machine China. 2024, 0(31): 131-134.
    钢丝绳是起重机械常用的关键受力构件,其磨损失效是导致起重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钢丝绳磨损机理,建立了考虑接触压力、张力和弯曲应力等因素的磨损计算模型,并结合实际工况参数,对钢丝绳的磨损寿命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表明,接触压力是影响钢丝绳磨损的主要因素,提高润滑、减小载荷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可为起重机械钢丝绳的设计选型、维护保养及寿命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 Machine China. 2024, 0(17): 67-70.
    精密测试仪器误差修正技术在现代科学研究、工程实践和各行业的质量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精密仪器应用需求的不断增加,对于仪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精密测试仪器误差修正技术成为确保测试结果准确可信的关键要素。基于此,本文讨论了精密测试仪器误差修正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误差修正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 Machine China. 2024, 0(16): 64-67.
    当前,高效制冷机房因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在国内外的应用越来越多。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的应用,对于缓解能源消耗、促进“双碳”目标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且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现阶段,在暖通空调行业的发展转型中,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的技术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对此,本文就高效空调制冷机房的基本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说明其中的关键技术,并探究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路径。本文研究以期能为暖通空调行业提供参考。

  • Machine China. 2024, 0(31): 71-75.
    数字孪生技术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映射现实场景为工业生产提供预先验证的先进手段,它使得产品设计、工艺流程和生产要素等在虚拟环境中得到检验和优化。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孪生技术在工业生产和研究中的三种主要实施策略:通过工艺软件、游戏引擎以及自研系统。通过对比分析这三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了针对性的应用建议,剖析了当前工业生产中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 Machine China. 2024, 0(34): 45-48.
    本文系统研究了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通过分析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探讨了伺服系统响应速度、车刀几何精度、热变形等对加工精度的关键影响。验证了不同转速、进给速率和伺服系统控制精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伺服系统控制、改进车刀设计及控制热变形能够显著提升加工精度。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参数优化和伺服系统的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加工效率,为高精度制造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 Machine China. 2024, 0(27): 133-136.
    非道路移动机械型号种类多、使用范围点多面广、流动性强,监管难度极大。本文对在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防治监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分析,从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区域协调、明确监管部门、压实机械生产厂家或使用人等各方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加强非道路移动机械监管,并创新性地提出建立“出厂+定期”排放检测、黑白名单及全生命周期监管三项制度。
  • Machine China. 2024, 0(36): 8-11.
    航空产品对精度要求高、涉及零部件较多,导致装配工艺流程十分复杂。为提升装配效率,需要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持下对装配过程进行引导与辅助,更高效地完成各部件的装配工作。本文在对人工智能在航空制造企业机械装配工艺上的应用进行简单概述的基础上,以某航空制造智能装配辅助系统为例,对其架构、关键技术,以及应用与验证过程进行了阐述。本文研究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推动我国航空制造智能化的发展。

  • Machine China. 2024, 0(36): 20-23.
    随着配电网的日益复杂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传统的配电网故障检测方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效率低下、反应迟缓和维护成本高昂。智能巡检机器人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通过集成高级传感器、数据分析和自动导航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精确的配电网故障检测解决方案。本文详细探讨了智能巡检机器人在配电网故障检测中的应用,包括实时监测与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优化决策、预防性维护策略的实施以及故障诊断与快速响应,最后进行了实际测试,验证了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 Machine China. 2024, 0(27): 149-152.
    本文对阀门在极端压力条件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阀门材料的特性、结构设计原理等,对阀门材料在高压环境下的性能表现进行评价。对该阀在高压条件下变形、损伤、失效模式等方面的问题,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提高其耐久性、可靠性的优化设计与制造工艺。本文的研究为提高阀门在高压环境下的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 Machine China. 2024, 0(14): 20-23.
    本文详述了一种Onebox机械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过程,重点介绍了系统开发背景、功能需求及技术指标,并针对机械结构开发中的技术难点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系统的高度集成实现、产品降噪设计以及机械结构及疲劳强度的CAE仿真等关键难点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对滑动摩擦噪音、电动机工作噪音及滚珠丝杠工作噪音的研究,实现了产品的低噪音设计。同时,利用CAE仿真技术,对机械主缸杆系、阀块壁厚、滚珠丝杠等关键部件进行了优化设计,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研究不仅为Onebox机械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Machine China. 2024, 0(23): 95-99.
    安庆三维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船用电煮锅,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非正常锅体腐蚀穿透现象。本文以该款船用电煮锅在硅酸铝纤维复合岩棉保温层下SUS316不锈钢锅体发生的一起锅体异常腐蚀失效为例,展开研究分析,阐述了分析步骤,采用对比分析法以分析特殊工况下SUS316失效的原因,为后续船用产品类似工况提供设计经验。

  • Machine China. 2024, 0(29): 3-7.
    本文介绍了利用Pro/E软件进行螺旋混料输送机绞龙的设计、建模和仿真分析的方法。利用Pro/E的Mechanica模块,可以在设计阶段对结构进行静力和模态分析,优化设计并发现潜在问题,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