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2024年, 第22期 刊出日期:2024-08-09
  

  • 全选
    |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
  • 邸三虎
    中国机械. 2024, (22):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系统分析航空发动机机械磨损故障的成因,并探究有效的诊断方法。通过分析磨损的特性,从材料、设计工艺、工作环境和维护保养等方面剖析了磨损产生的原因。在诊断方法上,重点研究了声发射、振动分析、油液监测和智能诊断等技术在磨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航空发动机机械磨损是多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采用多源异构信息融合诊断方法有助于提高诊断精度。研究认为,应加强全寿命防控,并积极应用智能化诊断方法,为航空发动机的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 李万1 黄淼2, 通讯作者 李子时2 焦俊2
    中国机械. 2024, (22):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不同船型自航因子优化时,不论是通过试验还是数值模拟,都要进行数个转速的自航试验或数值模拟,插值获得自航点处的转速并结合敞水性征获得自航因子,这就增加了试验和计算的工作量。本文针对双尾鳍船尾鳍参数(间距、倾角)的变化提出了一种简化的自航因子的比较方法。首先以KVLCC2船型为对象进行了船/桨绕流场数值模拟方法的验证;而后对不同尾鳍间距的江海直达船进行了快速性数值预报,并比较了自航点附近转速和自航点处自航因子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在所选的转速范围内,所选自航因子接近水平线,推进因子基本为常数;(2)尾鳍参数变化所导致的自航因子变化量要远大于转速变化所导致的变化量;(3)在对比尾鳍参数导致的船舶快速性差异时,可以采用在自航点附近转速进行自航因子分解的方法,提高模型试验或数值计算的效率。

  • 张绍懿 薛广宇
    中国机械. 2024, (22): 12-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基于GRU+DNN模型,针对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航空发动机的传感器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使用GRU+DNN模型能够在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中取得优秀的性能表现,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值。
  • 工业设计
  • 谢维 来永斌
    中国机械. 2024, (22): 17-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粉粒物料运输车人孔盖的自动开合,提高装料效率和安全性,本文基于SolidWorks设计了一种新型气动开合人孔盖装置。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人孔盖、锁紧机构进行了静力学分析,并对装置进行了模态分析。静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人孔盖及锁紧机构的最大变形量分别为0.29mm、0.01mm,最大应力分别为78.25MPa、24.61MPa,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极限,满足强度要求。装置模态分析的固有频率为113.79~493.1Hz,与路面激励频率、发动机激励频率没有重叠部分,排除了共振风险。研究结果可为粉粒物料运输车智能化改型设计提供指导。

  • 燕振君 李子木
    中国机械. 2024, (22): 23-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剧以及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普遍提升,提高锅炉热效率已然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特别是在小型化锅炉领域,高热效率的实现不仅能大幅节省能源消耗,还能显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本文通过深入分析现有小型化锅炉的设计缺陷,探索了一系列创新的机械设计方法,以期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 马彩霞 赵言凯 张学东 朱琳
    中国机械. 2024, (22): 27-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双斜支臂设计的独特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在提升闸门整体性能的同时,也显著增加了闸门的复杂性和制造难度。在保证闸门功能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为了实现结构强度的最大化,本文进行双斜支臂水工弧形钢闸门的拓扑优化设计研究。先建立连续体结构拓扑优化的数学模型,然后采用均匀化方法将设计问题转化为易于求解的变量优化问题,最后应用拓扑优化方法结合结构布置原则,对双斜支臂水工弧形钢闸门的支臂和横、纵向框架布局进行优化,在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等要求下进行材料最优配置和性能提升。工程应用结果表明,优化后的闸门在关键结构部位的结构强度得到明显提升,保证了闸门在承受高水压和频繁启闭等极端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艾散·阿卜杜喀迪尔
    中国机械. 2024, (22): 3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工装设计在制造业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探讨有限元分析在工装设计中的运用,首先分析了其在提高设计精度、优化结构性能及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的作用,其次介绍了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工装设计中的应用背景,然后详细阐述了有限元分析在工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包括模型建立、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求解计算及结果分析等,最后结合实例分析了有限元分析在工装设计中的实际效果,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 蒲维杰
    中国机械. 2024, (22): 35-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精准农业机械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通过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算法,实现对农田环境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提供高精度的位置信息和路径规划支持。系统能够实现实时图像获取、目标识别与定位、路径规划及动态跟踪与调整等功能,旨在解决复杂农田环境中的导航定位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精度。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 李雪萍 廖佳敏 马俊豪 李逸飞
    中国机械. 2024, (22): 39-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分析技术是我国机床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本文基于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就其整机以及主轴系统、进给系统、刀库系统等关键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作了整体概述,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过于依赖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对产品的故障机理研究不足,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有待持续完善。

  • 赵庆海 王国鹏 张肖
    中国机械. 2024, (22):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海上风电设备的耐腐蚀性能是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的关键参数。研究表明,海洋环境中的高湿度、高盐度、强紫外线辐射等因素会加速腐蚀进程,选择和开发高性能耐腐蚀材料对提高设备可靠性意义重大。本文围绕海上风电设备性能探讨,分析了不锈钢、复合材料、涂层材料等常用耐腐蚀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探讨了纳米涂层、高分子复合材料等新型材料的潜在应用前景并提出发展方向和改进建议,经过优化材料选择与防腐工艺可显著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性能。

  • 张洪1 曾雨田2 胡云波2 胡明用2 邱荣春2
    中国机械. 2024, (22): 48-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Romax软件建立了5.2MW风电齿轮箱仿真模型,主要研究销轴位置度偏差对齿面载荷分布系数、齿轮强度和齿轮均载系数的影响规律。使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 KHβ对销轴位置度偏差的敏感性,对多组销轴位置度超差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汇总各公差带内的 KHβ结果,来验证行星销轴位置度偏差对KHβ及齿轮性能的影响。最后,考虑设计公差、制造和装配偏差等因素,进行批量DoE分析,获取 Kγ值的分布并进行工程决策。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风电齿轮箱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和实际应用价值。

  • 徐恩涛 马飞 周花
    中国机械. 2024, (22):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机械数控机床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在高强度运行环境下,机床位置控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机床位置控制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强度运行环境下的机床位置控制方法。文章分析高强度运行环境下影响机床位置控制的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机床位置控制方法。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机床在高强度运行环境下的位置控制精度和稳定性。与传统位置控制方法相比,本方法能更好地适应外界干扰,并实现对机床位置的精确控制。
    KeyWord= 高强度运行环境;机械数控机床;位置控制

  • 蒋旭 徐飞 刘镇嘉
    中国机械. 2024, (22):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激光加工技术加工制造机械产品的精度非常高,可以突破许多传统制造方法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然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金属熔渣会对加工过程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从除渣涂层、高速切割气流及除渣机三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在除渣涂层设计上,通过选用低粘度、低表面张力的组分,以增强熔渣的流动性,便于气体吹除。同时,通过增加切割气流的气压,提升气流能量,使金属熔渣能够更高效地被吹离加工区域,减少其与支撑架的粘连。此外,本文对除渣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优化除渣机的结构设计。采用上述方法,成功降低了激光切割机加工过程中的除渣成本和时间,同时提高了设备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 王联翔 王亮 左锋 张辉林 张世杰
    中国机械. 2024, (22):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密加工技术是机械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精密加工一般要求在恒温、防振条件下进行,但我国很多企业的生产条件达不到恒温要求,所以对在非恒温条件下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精密加工技术的特点、非恒温条件下精密加工技术的现状,从超精密研磨技术、精密切削技术、纳米技术、模具成型技术、精密抛光技术、微细加工技术六个方面分析其应用,最后探讨非恒温条件下精密加工技术技术要点,以期对相关加工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 于志江 王兴伟
    中国机械. 2024, (22):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蛇形管作为余热锅炉等热交换设备中的关键部件,在设备中数量占比较大。因此,为了提高余热锅炉整体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证产品质量等,对蛇形管的制造工艺进行优化必不可少。本文旨在探讨优化的蛇形控制工作流程的方法,以实现生产效率提升。通过对现有蛇管制造工艺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下料工艺、弯曲工艺、焊接方法、质检等一系列工艺改进措施。同时,也对蛇形管材制造中自动化、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通过对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展示了优化措施的实际效果。

  • 杨轩
    中国机械. 2024, (22): 69-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能够实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研究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首先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然后阐述了其与智能制造结合的重要性,最后综述了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中的关键应用。本文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各应用领域,揭示了人工智能如何促进生产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 张旭
    中国机械. 2024, (22): 73-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控机床误差综合补偿技术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误差检测与测量、补偿系统设计与实现、试验验证与效果评估等步骤,全面识别、分析和补偿机床系统中的误差,从而提高加工精度和稳定性的重要技术。本文总结了该技术的要点,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实践经验。

  • 机械工业应用
  • 郑耀廷
    中国机械. 2024, (22): 77-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机电自动化技术结合了机械工程、电子技术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旨在通过高效的控制系统、精确的传感器和响应迅速的执行器来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在工程机械制造领域,该技术的应用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解决生产效率低下、人力成本高昂以及产品质量不一致等问题,还能推动制造过程的智能化升级。本文综述了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关键要素,探讨了当前工程机械制造领域的现状,并详细分析了机电自动化技术在该领域的具体应用,如自动化装配线的设计、智能化生产管理以及自动检测系统的实施。

  • 姚霆 满忠伟 周群利
    中国机械. 2024, (22): 8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常规的推土机液压缸伺服控制速度调整方法主要是使用DTC(Distributed Transaction Coordinator)直接控制提升/ 下放速度,这种方法易受势能回收作用影响,导致控制速度稳态误差过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推土机液压缸伺服控制速度调整方法。即构建推土机液压缸伺服控制数学模型,利用PID进行推土机液压缸伺服差动速度位置控制,从而实现液压缸伺服控制速度调整。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推土机液压缸伺服控制速度调整方法的控制速度稳态误差较低,控制效果较好,具有可靠性,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助于降低加速度冲击,延长液压缸的使用寿命。

  • 张显振1, 2 胡志华1, 2 李福健1, 2
    中国机械. 2024, (22): 8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燃油工程机械设备数据采集终端大多采用车辆电瓶供电,在车辆出现闲置时,极大增加车辆电瓶的亏电概率,影响车辆电瓶使用寿命,从而影响车辆正常使用。为此,本文着重介绍了一种燃油工程机械监测低功耗技术,通过对监测终端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燃油工程机械低功耗监测,避免车辆电瓶亏电等情况出现。

  • 杨森
    中国机械. 2024, (22): 89-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呼吸机在重症患者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设计的呼吸机在性能方面存在压力不稳定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机械工程原理对呼吸机进行设计,并针对性能进行优化。通过深入探讨呼吸系统和呼吸机在治疗中的作用,分析呼吸生理学基础。从机械工程的角度出发,强调流体力学基础和控制理论在呼吸机设计中的关键作用。由压力生成模块、控制模块和气道接口三部分组成呼吸机结构,利用压力分析和流量控制完成工作流程。从测量变量和衍生变量两方面对呼吸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更好地监测和调控,进而优化呼吸机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呼吸机在稳定性上有明显提升。

  • 尚新芒
    中国机械. 2024, (22): 93-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皮带机控制方法往往采用单一的运行模式,无法根据生产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导致能耗较高且运行效率不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小型PLC的主运输皮带机多模式调速控制方法。首先,基于小型PLC进行了控制单元选型,其中包括数字量统计以及PLC模块选型;其次,通过皮带机多模式自适应转速的计算,构建了自适应速度控制模型;最后,实现主运输皮带机的多模式调速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对主运输皮带机的速度进行控制,并与试验中设定的速度趋于一致,误差小。

  • 现代交通技术
  • 张冰 宁尚武 王红霞 刘延昊 张震
    中国机械. 2024, (22): 97-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风冷IGBT散热器在汽车应用中的散热效率,本文通过正交设计法确定散热器的结构参数,包括散热基板尺寸和散热翅片的高度、厚度、间距,形成初步的设计方案。并定义散热性能参数,建立优化模型,运用特定优化算法对设计进行迭代优化,最终通过模型验证调整以确保设计的实际应用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散热器设计在性能评估、耐久性分析中均表现出较原设计更优的散热效果与更高的可靠性。本文研究可为汽车IGBT散热系统发展提供理论与依据。
  • 于昳琳 芦阳 郭晓丹
    中国机械. 2024, (22): 1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地铁车辆架大修周期、维修深度与子系统部件维修不匹配所产生的问题,结合现场运营经验,本文提 出优化调整方案及分步实施策略,并对新方案的合理性及其潜在效益进行分析,以确定其推广的可行性。 
  • 安全与生产
  • 何哲 马士卓 薛东
    中国机械. 2024, (22): 105-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采煤机械故障预测与维护管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方法。通过对采煤机械故障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建立了故障预测模型,实现了对采煤机械故障的实时监测和预测。同时,根据故障预测结果,制定了预防性维护策略,以降低故障发生率,提高煤矿生产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和实际应用价值。

  • 周宇成
    中国机械. 2024, (22): 109-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现代电厂中,直流锅炉作为核心设备之一,其运行效率与环境污染问题始终备受关注。尤其对于630MW超临界机组而言,由于其运行条件苛刻,结焦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这不仅影响了锅炉的热效率,还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和运行成本。因此,深入分析结焦问题的成因,并积极寻求有效的改进措施,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实际电厂运营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对630MW超临界机组直流锅炉燃烧结焦问题的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提升直流锅炉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能提供参考。

  • 王浩宇
    中国机械. 2024, (22): 113-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煤炭港口公司装卸设备普遍使用30年以上,设备锈蚀和疲劳状况越发严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尽管装船机和取料机均在陆续更新中,但皮带机暂无整体更新计划。随着装船机和取料机陆续完成更新,取料量限量值有所提高,伴随着吞吐量的增长和客户日益精细化的配煤需求,生产压力越来越大。同时,皮带机洒漏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一线双机等项目的实施又导致皮带机停机难度剧增。设备的严重老化加之多年超负荷运行导致维修任务繁重,且利用目前有限的维修力量远无法满足每日的维修计划。因此若想从根本上解决此矛盾,提升现用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及环保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上述背景情况,决定对皮带机溜筒、皮带机支撑立柱等机构进行优化更新。
  • 郭业峰
    中国机械. 2024, (22): 117-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梯制动器是一种重要的安全装置,它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严重后果,如电梯失控、跌落等,对乘客的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深入研究电梯制动器的常见故障形式及检查要点,对保障电梯制动器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电梯制动器的安全性,本文系统地探讨了电梯制动器常见的故障形式及检查要点。并通过对电梯制动器常见故障的分析,总结出检查要点,以便及时发现、排除安全隐患,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本文研究旨在提高电梯制动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 职业教育
  • 郝盼 杨芳 杨洁
    中国机械. 2024, (22): 121-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数字化时代,利用人工智能尤其是 ChatGPT,推动教育革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这些变革涵盖自主学习的新定义、 教师角色和教学方法的更新、课程内容的挑战,以及人才培养标准的转变。ChatGPT 在机械制图等领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 教学效率,支持个性化学习,提供即时答疑,增强理解和记忆,促进批判性思维。然而,其应用也伴随技术依赖、准确性 和数据隐私问题、人际互动缺失等挑战。基于此,本文对人工智能时代 ChatGPT 应用于机械制图课程进行探索与实践,分 别通过介绍机械制图课程、分析 ChatGPT 影响、提出案例三个方面展开。本文研究以期能为将尖端技术整合到教育系统中 提供具体的操作建议。

  • 李朋
    中国机械. 2024, (22): 125-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旨在探讨针对机电设备现场安装与调试课程特点,开发出一套高效、实用的教学资源体系。该体系包括数字化教学材料、虚拟仿真软件、实物操作实训平台等多种资源,并探索这些资源如何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以实现教学内容与工作现场的无缝对接。期望通过本研究,为机电设备现场安装与调试课程提供一套系统化、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库,进而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化发展,为社会培养并输送更多高素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人才。

  • 王丹 张凤南 马岩尉 马千千
    中国机械. 2024, (22): 12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人才,本文从课程融合思想入手,将C语言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基础、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四门课程进行知识整合,形成了基于课程融合的机电产品设计与实践课程改革方式。本次课程改革高度对接行业需求,通过典型的理实融合项目进行驱动,它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机电产品的制作,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通过检验表明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诠释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

  • 寇鹏德
    中国机械. 2024, (22): 13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大思政视域下“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在机械制造基础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基于大思政视域及“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核心理念,分析了当前机械制造基础在课程思政方面关于育人目标模糊、教学资源匮乏、参与度低和评价机制不完善等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调整教学大纲、挖掘思政要素、完善激励政策和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等具体的教学策略,本研究旨在为高等教育中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的双重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促进机械制造基础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 周慧珍1 白晨媛1 王颜辉1 王光泰2
    中国机械. 2024, (22): 137-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程力学课程是工科学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力学学科较为枯燥,如何增强其趣味性,进行改革创新是教学重点。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LTP教学法,即生活(Life)中发现问题,课堂中学习理论(Theory)知识,实践(Practice)中解决问题。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法将实践应用与教学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工程力学的热情,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 陈浩
    中国机械. 2024, (22): 141-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十四五”期间,吉林省努力推动工业领域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工业机器人成为实现智能生产的重要角色, 培养满足当下智能制造企业需求的工业机器人领域技能人才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工业机器人技术人才培养 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智能制造快速发展背景下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在“岗课赛证”与“思政融通” 深度融合视域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提出了服务区域、辐射全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同类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 质量与标准
  • 娄东风
    中国机械. 2024, (22): 145-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监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依然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检验机构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中的作用与责任,以及如何通过提升检验管理水平,促进检验事业的发展,进一步提高特种设备的安全性能。此外,本文还将讨论在技术快速发展和应用环境日趋复杂的情况下,检验机构面临的挑战及其解决策略,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考。

  • 牛海波 杨静 王孝祖 蔺俊龙 张鹏 翀
    中国机械. 2024, (22): 149-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试块是相控阵超声检测重要的必备器材之一。为保证小接管角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国家与行业标准中相控阵超声检测用对比试块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功能,结合小接管角焊缝工程实际结构型式,设计制作小接管角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对比试块,用于确定检测灵敏度、评判缺陷大小、制作TCG补偿曲线。并对制作的对比试块进行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设计制作的小接管角焊缝相控阵超声检测对比试块满足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 辛颖 杨德英 冯海波
    中国机械. 2024, (22): 153-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用质量特性设计准则承载了宝贵的设计经验和一脉相承的设计思想,是一种使产品功能、性能设计和通用质量特性设计相互结合的有效方法。在机载电子产品设计过程中,由于缺少对设计准则的必要维护,造成准则贯彻的效能未能达到应用预期。基于此,本文主要研究通用质量特性设计准则在机载电子产品设计中的应用。首先,阐述了制定和贯彻设计准则的必要性,然后,详细介绍了机载电子产品设计准则制定和贯彻流程,最后,提出了机载电子产品设计准则制定与贯彻的优化方法。本文研究以期能提升设计准则制定和贯彻的应用效能,提高产品固有质量特性。

  • 周丽华
    中国机械. 2024, (22): 157-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医疗设备的验收管理工作是医疗设备投入临床服务前的一个关键节点,不仅关系着患者的诊疗安全,也影响着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规范的验收管理既能保证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正常运行,还能在验收后达到其预期的使用目的。基于此,本文研究医疗设备验收管理制度合规建设,介绍了医疗设备验收管理制度确立、验收基本规范和流程,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文研究以期助力未来医院实现医疗设备全流程化管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