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机械工业应用
    何厚明 邢艺 路政 赵胜雪 闫文凯
    中国机械. 2024, (23): 78-82.
     针对目前农业灌溉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低、节水能力不足易造成水资源浪费等问题,本文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对农业节水灌溉自动控制器进行设计。该装置以PLC模块为核心构建节水灌溉架构,联合中央处理器、射频信号传感器及各类传感器,以监测终端获取的信号作为输入,由微处理器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脉冲信号,经计算确定出最合适的灌溉时机与灌溉值,并利用PID控制实现恒压供水,以达到节水灌溉的目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本文设计的节水灌溉自动控制器响应时间短,各项功能均完好,节水控制误差不超过1%,自动节水效果良好。

  • 质量与标准
    刘志良 郑曲飞 李威 汤宝生
    中国机械. 2024, (21): 142-145.
    已经发布和实施的TSG 51-2023在统一起重机规范方面有很大的变化。本文从检验机构角度出发,从改造、作业指导书、勘误等多个方面,探讨大规范对起重机械行业的影响,给各方提供了合理建议和应对措施。
  • 工业机器人
    张善燕
    中国机械. 2024, (28): 14-18.
    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生产活动对于效率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机器视觉技术为基础,致力于设计一种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机器视觉技术的引入旨在提高工业生产线上的分拣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全面运用图像采集、物体识别和机器人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个具备快速、精准地处理各类物体能力的、完善的分拣系统。系统整体架构的设计包括了先进的硬件配置和高效的软件算法,以实现对复杂生产环境中物体的智能识别和快速分拣。经过试验验证,该系统在提升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 能源与动力
    唐易安
    中国机械. 2024, (21): 56-59.
    随着全球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形式,在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泛。本文从氢能的制造、储运以及加氢站建设等方面对目前氢能应用技术优势、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重点对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提出了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的几种场景,并就氢能应用存在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为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 工业设计
    李帅孝1 武虹竹1 宋昌旭2 刘海洋3
    中国机械. 2024, (27): 37-40.
    本文深入探讨了机械加工中零件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以及提高精度的方法。首先分析了影响精度的各种因素,包括机床设备、加工工艺以及人为操控等,强调了全面提升机械加工精度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设备精度、进行误差补偿、改进机械加工工艺等一系列提高加工精度的措施。本文研究旨在提高零件加工精度,满足工业生产对零件高精度、高质量加工的需求。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林毅珊
    中国机械. 2024, (25): 48-53.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机械夹具的设计与试验研究。首先,阐述了智能机械夹具的研究背景、意义和设计内容。其次,对夹具的设计方案、试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最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李雪萍 廖佳敏 马俊豪 李逸飞
    中国机械. 2024, (22): 39-43.
     作为制造业的工业母机,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分析技术是我国机床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本文基于数控机床的可靠性,就其整机以及主轴系统、进给系统、刀库系统等关键子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作了整体概述,并指出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过于依赖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对产品的故障机理研究不足,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有待持续完善。

  • 工业设计
    谢志庆
    中国机械. 2024, (29): 8-11.
     本文深入分析LED照明灯具结构的创新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前景。首先,详细解析LED光源的独特优势,然后探讨光学、热管理、电气设计的基础理论,之后介绍LED照明灯具结构设计的模块化、轻量化、智能化与节能环保创新原则。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对比不同产品在结构创新及性能提升方面的表现,深入探讨设计理念与实现途径的优劣。
  • 能源与动力
    张国山 李永胜 徐占胜 刘方振
    中国机械. 2024, (34): 69-73.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长及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推动,大量光伏电站在沿海及台风多发区域建成。然而,台风频繁侵袭给光伏电站带来巨大威胁,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能源供应中断。本文深入分析了台风对光伏电站的破坏形式,包括光伏组件产生隐裂、内部损坏以及支架系统基础松动、杆件变形断裂等。提出了提高光伏电站抗台风能力的策略,涵盖选址规划、设计标准提升、安装工艺改进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策略的重要性。

  • 安全与生产
    王其博  蔡兆光
    中国机械. 2025, (01): 135-13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煤矿皮带运输机故障检测方法,旨在提高煤矿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方法结合电流特征分析、振动信号处理和速度控制技术,实现了对皮带运输机故障的实时预警、准确诊断和有效隔离。通过在实际煤矿环境中的实际验证,该方法在各类故障情况下均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为煤矿运输设备的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技术支持。
  • 职业教育
    廖秋玉 李彬文 廖剑斌
    中国机械. 2024, (31): 139-146.
    通过实施 1+X证书制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本文以1+X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针对学生考证在加工中心操作上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考证样题的编程与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以期提高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
    苏子献
    中国机械. 2025, (08): 6.
    本文针对倾转旋翼机旋翼倾转机构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开展了相关研究 , 建立了旋翼系统 、 驱动装置 、 倾转作动器及支撑机构等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利用ABAQUS仿真软件对机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 , 分别对旋翼倾转机构在0 ° 固定翼模式和90 ° 直升机模式的两种工作状态进行了计算 , 并得到了相应的固有频率 、 振型及结构加速度响应值 。 研究结果表明 , 倾转机构在90 ° 直升机模式下工作的二阶固有频率与旋翼1 Ω 激励频率较为接近 。 为避免旋翼与倾转机构产生共振问题影响飞行安全 , 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结构优化方案 , 调整了关键模态的振动频率 , 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本文研究为后续倾转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

  •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
    宋建生
    中国机械. 2024, (36): 4-7.
    鉴于飞机结构的复杂性和对精度的极高要求,任何细微的测量偏差都可能在累积效应下放大,导致关键部件的不匹配或功能失效,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威胁到了飞行安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仪器的设站和调整、建立型架安装坐标系统、安装型架定位器等方面,系统剖析电子经纬仪测量这一数字化测量技术在飞机型架装配中的应用,并通过误差估计、动态误差补偿等技术要点,实现对装配误差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飞机装配的精度和效率,推动航空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
    单兴东 赵国龙
    中国机械. 2024, (36): 12-16.
    航空工业迅猛发展对航空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片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制造和再制造技术的进步对提升发动机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航空发动机叶片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叶片的分类及主要作用。针对叶片在服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和附着类缺陷,本研究提出了包括激光熔覆、热焊接、水基清洗和机械物理去除在内的一系列再制造技术解决方案。旨在为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及再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推动航空工业的持续进步。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郑光就
    中国机械. 2024, (28): 55-58.
    本文探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方法。通过收集数控机床的振动、温度、电流等多源异构数据,运用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模型。同时,针对数控机床的故障特点,提出了基于剩余寿命预测的智能维护策略。试验结果表明,SVM算法在故障诊断任务上取得了93.7%的准确率,优于其他算法;而RF算法在剩余寿命预测任务上表现最佳,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26。本文提出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方法可有效提高数控机床的运行可靠性与维护效率,对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工业设计
    龙卓羽
    中国机械. 2024, (31): 35-3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作为调峰机组,通常采用两班制运行方式,机组启停频繁,操作步骤复杂,如果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依靠运行人员手动操作,极易引起误操作、漏操作,从而威胁到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设计的自动启停控制系统根据标准的控制策略向各个子系统、现场设备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发电机组的自动启动与停机。

  • 工业设计
    郭贺洋1, 2  刘玉敏1, 2  承姿辛1, 2  李  琼1, 2
    中国机械. 2025, (01): 15-19.
    乒乓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 , 拥有众多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 。 在乒乓球训练中 , 高质量的发球对于球员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 本文结合现有技术和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 对乒乓球发球机的结构和发球模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针对乒乓球发球机送球机构的各组成的机械部分进行了设计及校核 , 力求保证发射乒乓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 工业设计
    田  浩 1   张彩荣 2
    中国机械. 2025, (01): 36-39.
    本研究设计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通过优化 PLC 程序结
    构、采用高效插补算法和引入自适应 PID 控制策略,显著提升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轨迹精度。试验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系统在轨迹跟踪误差、定位精度和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为工业机器人的高精度控制
    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姜建凯 贺建群 耿海珍
    中国机械. 2024, (26): 66-68.
    ShopMill模块化编程是西门子公司基于SinuTrain数控仿真软件推出的一种新型铣削编程方式。与传统的G代码编程方式不同,该种编程模式具备功能集成、操作简单、容易学习等特点。借助于模块化操作方式和完善的编程辅助视图,编程人员可轻松创建零件特征加工程序并通过模拟仿真功能验证刀具运动轨迹进而优化加工工艺。同时,SinuTrain软件的操作方式与真实数控系统编程界面相同,对于实际加工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然而,目前ShopMill强大的功能并没有被完全使用,因此,本文对一种典型零件的常见加工特征进行模块化编程和刀具加工轨迹仿真及优化,将其独有的模块化铣削功能如:轮廓加工、螺旋铣削、孔钻削及文本雕刻等的具体用法体现在零件的加工过程,进而彰显ShopMill模块化编程方式在数控加工编程中的优越性。

  • 质量与标准
    阚正玉1 彭涛2 杨少锋2 乔宁国2 王世鸣3, 4
    中国机械. 2024, (27): 145-148.
    密封件作为工程设备中不可或缺的构件,其密封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的安全运行、效率维持及环境控制能力。本文对密封件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测试的综合分析。对每种测试方法的原理、技术特点、应用场景及优势进行探究,强调了各种方法的独特价值,为密封件的质量控制和可靠性检测提供了理论参考。通过对各种检测技术的综合评述,旨在为密封件制造商及用户在选择适宜的检测手段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确保密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刘满丽1, 2
    中国机械. 2024, (31): 67-70.
    液压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制造业、矿山开采等多个行业中,液压油缸作为液压设备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液压设备的可靠性。部分液压油缸由于其结构设计缺陷或者制造工艺条件缺陷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使用中因不能满足工况要求而提前失效。其中,有些结构及工艺并非无法改进,通过改进某些结构设计或者优化制造工艺流程能够更好地提升液压油缸工作运行的稳定性。本文从液压油缸的结构设计改进、加工工艺改进和抗防腐改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为矿用液压油缸及其他行业液压设备油缸的设计及工艺改进研究提供参考。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吴  昊
    中国机械. 2025, (01): 69-73.
    自冲铆接作为连接不同材料的技术,在施工设备中得到了广泛采用。其中,铝钢自冲铆钉接头容易在电解质中因不同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电化学腐蚀。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的混合建模方法,能够模拟腐蚀的产生并对其进行评估。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提取了有关自冲铆钉中腐蚀起始位置、腐蚀演变以及引起整体腐蚀的材料损失的信息。随后,将这些信息导入多物理场有限元模型,建立了自冲铆钉的腐蚀仿真模型。该模型有助于理解金属微观结构对腐蚀扩展的影响和分析腐蚀形貌的变化。最后,通过与试验观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开发的自冲铆钉混合模型电偶腐蚀的预测能力。
  • 工业设计
    谢概1  李红岩2  宋刚3
    中国机械. 2025, (01): 4-7.
    本文对超滤 + 反渗透双膜水处理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 , 以工艺流程和设备特性等条件为依据 , 分析了模块化设计的原则并确定了模块化的边界范围 。 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模块 , 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 、 集成设计和系统配管 , 满足项目的设计条件和使用要求 , 提高了项目整体效益 。
  • 能源与动力
    李鹏前  钟  威
    中国机械. 2025, (01): 87-90.
    为提升气力输送系统的节能效果,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精准调节和实时控制,从而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本文基于 PLC 控制技术,设计了一套气力输送系统节能优化方案,包括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集成了节能优化算法、系统控制逻辑和 PLC 执行模块,实现对风机和阀门的智能调节和动态优化控制。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策略在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优异,显著优于传统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气力输送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 工业设计
    禹  偓
    中国机械. 2025, (01): 32-35.
    非煤矿山开采面临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传统液压支架控制系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非煤矿山液压支架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多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尔曼滤波融合处理和自适应 PID 控制等技术,实现了液压支架的智能化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系统相比,新系统在支架高度和立柱压力控制精度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动态响应时间明显缩短,安全保护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研究成果为非煤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对推动非煤矿山智能化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 现代交通技术
    王小燕1 金钊1 解晓东2
    中国机械. 2024, (34): 112-115.
    轮对是铁道机车车辆走行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车轮与车轴采用过盈配合及冷压方法组装成轮对。过盈量是影响轮对压装质量的最重要因素,过盈量过小,不能提供足够的配合力,使轮轴发生松动和移动,易引发行车事故;过盈量过大,容易降低配合面的疲劳强度,使轮对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疲劳破坏,也会造成行车事故。机车车辆轮轴利用过盈量产生半径方向的接触面压力,并且由该面压力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和轴向力,合理选取过盈量,既能保证装配后有效传递力矩,又使材料不发生塑性变形。因此,选择合适的过盈量对于轮对非常重要,本文依据相关标准通过对铁道机车车辆轮轴装配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给出了轮轴配合合理的过盈量。

  • 工业设计
    周风华
    中国机械. 2024, (23): 13-16.
    本文基于PLC技术,提出了一种模块化、高可靠、易扩展的机械自动化控制系统架构。系统由输入输出处理、控制逻辑、人机交互、通信网络、电源安全等模块组成,各模块经过优化设计,实现了显著的性能提升。同时,系统通过标准化的接口实现了与MES、ERP等上层系统的无缝集成。仿真实验表明,该系统在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等方面表现优异,各项性能指标均满足工程实际需求。本文研究旨在为类似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参考。

  • 工业设计
    臧涛 穆国庆 赵凯
    中国机械. 2024, (27): 7-11.
    本研究旨在对煤矿井下单轨吊轨道运输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研究内容包括轨道设计、受力仿真分析和系统优化。通过建立单轨吊系统的三维模型和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工况下的受力和变形情况,探讨小车数量和系统间距对轨道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合理设计和优化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研究成果为煤矿井下单轨吊运输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对提升煤矿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 工业设计
    朱智洪 1   郭巍 1   徐金栋 1   罗文成 2
    中国机械. 2025, (01): 20-23.
    轨道健康管理系统是铁路安全运营的基石,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为轨道健康状态的精准预测与维护提供新途径。鉴于当前系统存在诊断准确性不足、维护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系统集成先进的深度学习框架、优化的软件工具与高性能硬件配置,能够实现轨道数据的高效采集、智能处理与精确预测。为验证系统效果,本文搭建了测试环境,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需求,能够提升轨道维护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营效率。
  • 安全与生产
    祝 彪
    中国机械. 2025, (02): 131.
    为提高皮带输送机托辊运行的可靠性,实现对其故障的精准监测,本文引进声源信号解析技术,以某皮带输送机为例,开展托辊故障监测方法的设计研究。采集皮带输送机托辊的运行信号,使用低通滤波器,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利用频域与时域特征提取技术,实现对托辊异常信号的特征提取;引进自相关函数,实现对故障信号的时域分析与监测。应用设计的方法进行托辊监测,监测结果与已知声源信号几乎完全一致,说明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 安全与生产
    周 粤
    中国机械. 2025, (02): 106.
    往复式压缩机是 LNG 接收站 BOG 处理系统的核心,压缩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保障 LNG接收站安全可靠的关键。针对某LNG接收站往复式压缩机出现的检修后振动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全息思维方法,采用因果关系方法及振动监测等手段逐步分析,从易到难检查及排除可能导致故障的各种因素,最终解决了现场问题。同时,总结压缩机振动大的原因及相关措施,为往复式压缩机的日常运行及维修、故障排除等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帮助。
  • 工业设计
    汪明璜  冯保华  马全宝  黄立新  程  波
    中国机械. 2025, (01): 24-27.
    作为农机设备中最为重要的结构 , 滚子链传动结构至关重要 , 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设计 。 基于此 ,本文对农业机械链传动装置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 结合链条与链轮的基本结构 , 创建动力参数模型 , 经过建模后确定基本的参数设计要点内容 , 选取完整的设计参数 , 以期为农机创新设计标准化提供参考 。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钱占松 1, 2
    中国机械. 2025, (01): 49-53.
    针对传统射流式电液压力伺服阀抗污染能力差、压力稳定性差、线性度不好,进而引起可靠性差的问题,文中运用 TRIZ 理论对射流式电液压力伺服阀进行九屏图、资源分析、因果链、系统完备性的创新分析,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得到 8 种可行的方案。通过对比,确认最优方案为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阀芯,使用控制器对电动机进行闭环反馈控制,进而使整阀输出线性的刹车压力,创新设计产品为旋转直接驱动电液压力伺服阀 RDDPV。经验证,新产品线性度好、压力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指标。研制成功的新产品,应用场合广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 TRIZ 理论在伺服阀领域的成功应用,拓宽了创新理论的使用范围。
  • 质量与标准
    戴义明 戴京 戴兵
    中国机械. 2024, (27): 149-152.
    本文对阀门在极端压力条件下的耐久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阀门材料的特性、结构设计原理等,对阀门材料在高压环境下的性能表现进行评价。对该阀在高压条件下变形、损伤、失效模式等方面的问题,采用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提高其耐久性、可靠性的优化设计与制造工艺。本文的研究为提高阀门在高压环境下的性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 安全与生产
    唐哲明
    中国机械. 2024, (21): 134-137.
    机械设备的健康状态是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影响因素,然而在复杂多变的工况条件下,设备故障问题日益凸显,亟需创新的解决方案。本文立足于大数据分析技术,探索机械设备故障预测与风险管理的新思路。首先,阐述大数据在设备故障预测中的应用现状;其次,详细介绍基于大数据的故障预测方法,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特征提取与选择、预测模型构建等关键环节;然后,提出一套多层次、全方位的设备风险管理策略,涵盖风险识别、评估、预控、溯源、优化等环节;最后,通过风电设备和起重机械的案例分析验证所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研究表明融合大数据分析技术的设备故障预测与风险管理,有望显著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 现代交通技术
    李光明
    中国机械. 2024, (28): 115-118.
     转向架是轨道交通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承载车体重量、引导运行、减振和传递牵引/制动力的作用。转向架能有效吸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减少对车体的影响,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转向架通过降低轮轨摩擦和磨损,延长了轨道和轮对的使用寿命。在牵引和制动过程中,转向架将力从车头传至各个车厢,实现列车平稳加速和减速。因此,优化设计转向架的结构和性能,对于提升列车的运行安全、舒适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孙占恒  谭  睿  颜秋英
    中国机械. 2025, (01): 40-44.
    喘振特性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 。 在Moore-Greitzer不可压缩压气机系统喘振模型的基础上 , 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即摄动理论对压气机喘振行为进行分析 , 获得求解压气机系统喘振特征参数即压气机系统喘振幅值和频率的解析式 , 并对影响喘振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 工业设计
    刘芳
    中国机械. 2024, (34): 24-28.
    新型气动液压混合驱动系统集成气动和液压技术,结合两者优势,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复杂任务执行,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新型气动液压混合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和算法设计,包括气动系统组件设计、液压系统建模、电控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设计,最终通过试验平台搭建和测试方法对系统性能进行验证和分析,旨在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 职业教育
    徐 楠 齐 康 张 莹 李 丽
    中国机械. 2025, (02): 135.
    机械制图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和工程技术领域人才最为根本的基础课程。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传统、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难以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以“赛教融合、培育匠心”为引领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 职业教育
    郭莹莹
    中国机械. 2025, (07): 117.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设备的使用及提升实训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强调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教学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还注重职业道德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