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2024年, 第34期 刊出日期:2024-12-10
  

  • 全选
    |
    工业设计
  • 季红涛1, 2 马云祥1, 2 徐伟哲1, 2 邢丹1, 2 李邦鹏1, 2 陈志达1, 2
    中国机械. 2024, (34):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深海通气阀轻量化、小型化设计需求,本文提出一种用于潜水器的差动式液控通气阀设计方案,结合原理设计、计算分析、仿真校核等手段确立了阀件的主体参数,在此基础上研制试验样机,并搭建试验台模拟通气阀水下工作环境,进而开展模拟试验考核通气阀的工作性能。经试验验证,本文设计的通气阀在兼顾小型化和通流能力的情况下,能够可靠实现开启和密封,工作性能稳定,有效提升了阀件的集成度,保证了潜水器流水线型,在水下应用场景中具备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周伟 程延耕
    中国机械. 2024, (34): 9-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长,棉签作为常见的医疗用品,其拆包工作量大、效率低,且存在卫生隐患。基于此,本文进行了一种棉签自动拆包机的设计及控制系统研究。该设备旨在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棉签拆包效率。本文详细阐述了设备的机械结构设计,包括棉签输送系统、切袋系统和棉签推出系统,并结合基于PLC的控制系统设计,实现了棉签的自动拆包与推出。样机制作与调试结果显示,该设备能够一次性处理多支包装棉签,自动剥离并推出单支棉签,同时自动排出包装袋,操作简单且适应性强。

  • 宋建宁
    中国机械. 2024, (34): 14-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梯的检修运行和紧急电动运行是电梯维护保养和检查人员在电梯维保和检查过程中经常用到的功能。但由于制造厂家设计或现场施工原因,少数电梯的检修运行和紧急电动运行功能不能满足GB/T 7588.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和TSG T7001-2023《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的相关要求,存在安全隐患。本文以某电梯制造单位生产的电梯为例,分析其在设计和安装上存在的问题。

  • 张慧芳 范丽丽
    中国机械. 2024, (34): 19-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工业进程的复杂化,对流体控制设备的性能要求不断提升。传统蝶阀因其设计限制,在高性能密封和流体动力学效率方面存在不足。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单偏心双密封蝶阀,通过改进密封结构,旨在提升蝶阀的流体动力学特性。研究发现,新密封结构显著改善了流速分布和压力调节性能,减少了能量损失,同时增强了密封可靠性。此外,新设计还降低了操作转矩和延长了阀门的使用寿命。这些改进为蝶阀在高要求工业应用中的使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 刘芳
    中国机械. 2024, (34): 24-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型气动液压混合驱动系统集成气动和液压技术,结合两者优势,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复杂任务执行,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新型气动液压混合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和算法设计,包括气动系统组件设计、液压系统建模、电控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设计,最终通过试验平台搭建和测试方法对系统性能进行验证和分析,旨在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 李云锋
    中国机械. 2024, (34): 29-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新型单孔微创手术(MIS)中灵巧机械臂的设计,该机械臂受人类手臂启发,外径为26mm,具备高度灵活性,每个夹持器臂有8+1个自由度,相机臂有4+1个自由度,以满足复杂手术任务的需求。机械臂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激光切割和组装技术实现轻量化与精确控制。有限元分析验证了结构在承受100N载荷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表明其在实际手术条件下具备足够的强度。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手术效率与精度,还为微创手术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技术支持。

  • 郑勇强 王立忠 吴文龙 王坤
    中国机械. 2024, (34): 33-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变焦镜头在使用过程中,变焦功能的稳定性、光轴偏移和使用寿命是镜头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本文提出了一种连续变焦镜头的变焦功能结构设计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变焦过程中的零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产品变焦过程中的稳定性和镜头使用寿命,同时也满足产品设计要求中的光轴偏移量。本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变焦镜头的结构设计,从而满足高端监控、军事侦察、无人机舰载等多种应用场景的要求。

  • 禹 偓
    中国机械. 2024, (34): 37-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非煤矿山作业环境的复杂性和负载变化的增加,传统液压支架控制系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智能控制技术的液压支架控制系统,旨在提高其适应性和稳定性。通过构建详细的仿真模型,本文采用自适应控制算法和故障诊断技术,模拟了不同负载和地质条件下的系统性能。智能控制系统在负载从1000kN提升至2200kN过程中,响应时间从0.82s增加至0.98s,稳态误差从1.4%提高至2.3%。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高负载下的响应速度虽略有下降,但仍表现出较为稳定的性能。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 邓桂成
    中国机械. 2024, (34): 4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制冷压力容器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也迫切需要研究机器人自动焊接技术。本文通过分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等制冷压力容器的焊接结构特点,设计专用的变位、装夹装置,利用激光、电弧传感寻位、跟踪焊缝,采用七轴机器人和实芯焊丝气体保护自动化焊接系统,实现了制冷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板及其零部件的自动化 焊接。

  • 王大龙
    中国机械. 2024, (34): 45-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系统研究了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通过分析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探讨了伺服系统响应速度、车刀几何精度、热变形等对加工精度的关键影响。验证了不同转速、进给速率和伺服系统控制精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伺服系统控制、改进车刀设计及控制热变形能够显著提升加工精度。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参数优化和伺服系统的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加工效率,为高精度制造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 黄惠敏
    中国机械. 2024, (34): 49-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刀盘刀具调整设备是指用于调整盾构机(Tunnel Boring Machine, TBM)刀盘上的刀具位置、角度或直径的专用设备。这些调整对于保证盾构机的有效掘进和提高施工效率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刀盘在车间装配进行组装焊接刀箱和刀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刀盘各种刀具安装的和维修难点,同时解决翻修旧刀盘的刀具定位难题,在调整设备高精度的调节能力下,有效满足各类刀具安装公差要求,也为后续盾构机刀盘在施工工地现场进行翻修组装提供了参考依据。

  • 盛况 李立新 欧阳纲 熊大双
    中国机械. 2024, (34): 53-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一种新型薄壁纸管卷制成形技术,适用于烟草行业对各种品种和各种规格的薄壁纸管的生产,特别是与魔幻滤棒融合成形多功能魔幻滤棒的生产。优化薄壁纸管卷制成形技术,降低纸张与芯轴夹角度,搭扣胶定量、增加专用的导向及调节装置。研究得出:①薄壁纸管由螺旋成形改进为纵向搭扣粘接成形;②纸张与芯轴夹角度由40°~50°降低至0°;③涂胶量由50%降低至10%。该技术满足薄壁纸管在融合多功能魔幻滤棒成形生产中的工艺要求。

  • 卞欣然
    中国机械. 2024, (34): 57-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压力容器焊缝区域使用单边裂纹试样法、三点弯曲试验法和双侧缺口试样法进行高温断裂韧性测试,其中使用单边裂纹试样法和三点弯曲试验法均得到有效高温断裂韧性试验结果。对两组试验结果比较可知:在断裂韧性的测试对比中,研究分析了三点弯曲试验法和单边裂纹试样法这两种不同的方法。研究发现,使用三点弯曲试验法得到的 J-R阻力曲线位于单边裂纹试样法结果的±99.7%置信区间内。虽然三点弯曲试验法计算出的断裂韧性特征值J0.2BL比单边裂纹试样法得到的值略低,但它仍然位于单边裂纹方法的置信区间下限范围内。这一点表明三点弯曲试验法在数据处理上是可行的。此外,对高温环境下焊接区域裂纹尖端应力场的分析表明,这种环境的特征与弹塑性断裂力学的标准不符,因此在高温条件下采用双侧缺口试样法进行断裂韧性测试是不合适的。

  • 俞卫东
    中国机械. 2024, (34): 61-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高锰钢具有优异的耐磨性、韧性和加工硬化特性,在高锰磨铸件传统切削加工过程中易出现刀具磨损严重、表面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研究矿山机械高锰钢耐磨铸件的振动切削加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设计一个由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变幅杆、刀具及其他必需零部件组成的超声波振动切削加工装置,并设定最优的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速度等切削加工参数,根据加工参数调控装置实现矿山机械高锰钢耐磨铸件的振动切削加工。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振动切削技术不仅可以改善矿山机械高锰钢耐磨铸件表面加工质量,而且可以降低刀具的磨损,验证了该技术是有效且优越的。

  • 卢锡锦
    中国机械. 2024, (34): 6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升模具设计与制造中的设备精度控制水平,本文对相关技术与策略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数学分析论证、模拟试验及现场试验等,重点使用CAD/CAM进行初步设计,应用有限元分析验证结构强度,最终通过优化算法提升了设计精度。在模具制造阶段,采用数控系统配置优化、光学测量与反馈控制以及部署温度环境管控体系等策略,以确保制造过程的高精度。结果表明,CAD/CAM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有限元分析有效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而精度优化算法则进一步提升了最终产品的精度。集成化的设计与制造精度控制技术和策略不仅提高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精度,还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 能源与动力
  • 张国山 李永胜 徐占胜 刘方振
    中国机械. 2024, (34): 69-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长及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推动,大量光伏电站在沿海及台风多发区域建成。然而,台风频繁侵袭给光伏电站带来巨大威胁,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能源供应中断。本文深入分析了台风对光伏电站的破坏形式,包括光伏组件产生隐裂、内部损坏以及支架系统基础松动、杆件变形断裂等。提出了提高光伏电站抗台风能力的策略,涵盖选址规划、设计标准提升、安装工艺改进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策略的重要性。

  • 陈天乐
    中国机械. 2024, (34): 74-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有效监测并优化高速离心风机能耗,本文研究基于云边协同架构的高速离心风机能耗监测方法。首先分析影响风机能耗的主要因素,接着对传统能耗监测方法的局限性进行讨论,指出其在响应速度和故障检测上的不足,随后详细介绍基于云边协同的能耗监测方法,包括传感器选型、能耗监测模型的构建、边缘节点部署及云端能耗评估等关键环节。最后通过对照实验,验证云边协同方法在监测精度、响应速度、故障检测能力等方面较传统方法的显著优势。

  • 喻欣朔1 武文帅2
    中国机械. 2024, (34): 78-8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转动部件的测温受限于温度传感器、传输方式等方面的限制,难以进行实际测量,从而无法精准、实时地监测水轮发电机组转子、磁极、励磁滑环等转动部件的运行温度。因此,本文研究着眼于深圳阿珂珐先进科技有限公司基于砷化镓光纤温度传感技术的光纤测温系统,以五强溪扩机工程项目为例,探讨基于砷化镓技术的光纤测温系统如何应用到水轮发电机组中,以期能为发电机组尤其是发电机转子等转动部件实际运行温度情况提供参考支持。

  • 机械工业应用
  • 刁兰香
    中国机械. 2024, (34): 82-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装载机是重要的工程及地质设备之一,在工程建设、地质施工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柱塞泵是装载机的关键零部件,柱塞泵设计的好坏对装载机的装载能力、行走能力、装载性能、节能环保等方面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本文以目前装载机柱塞泵及柱塞泵滑靴为研究对象,以从局部到整体的思路对柱塞泵的整体结构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目前装载机用柱塞泵设计的优劣。首先,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柱塞泵滑靴在液压油作用下的受压情况、液压油在滑靴表面的流速分析及温度场的分布进行分析,其次,对柱塞泵进行了整体分析。通过本文研究,以期能为今后装载机柱塞泵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新的思路。

  • 蔡正伟
    中国机械. 2024, (34): 87-9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建筑行业技术的进步,BIM技术已成为机电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工具。它通过数字信息模拟建筑物特性,实现三维可视化,确保信息一致性。本研究聚焦于BIM技术在机电工程领域的应用,旨在优化施工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与质量。采用案例分析法,考察了BIM的数据处理、协同工作环境构建及冲突检测等功能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对比传统管理与BIM技术应用的实施结果,发现BIM在成本控制、工期缩短及错误减少方面效益显著。以国内某大型机电工程项目为例,数据显示,BIM技术引入后,施工错误率降低15%,工期缩短20%,综合成本节省约10%。同时,研究也探讨了BIM推广中的挑战,如资料整合、软件兼容性及人员培训等。最后,研究提出了BIM技术推广策略,为相关从业者和学者提供了理论参考与实践指导,有助于推动BIM技术在机电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

  • 楼宁
    中国机械. 2024, (34): 92-9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PLC技术在机械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以提升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通过设计试验方案,将PLC和传统继电器控制方式进行对比,评估PLC系统在加工精度、动态响应等方面的性能。试验结果表明,PLC控制提高了加工精度,最大误差降低85.1%,响应时间缩短81.5%。同时,PLC的闭环控制算法有效增强了系统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 张涛1 钱煜2 周茗2
    中国机械. 2024, (34): 96-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效节能球磨机作为一种新型磨矿设备,通过优化设计、采用先进材料和技术以及集成智能化控制系统,有效提升磨矿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为金矿选矿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详细探讨高效节能球磨机在金矿选矿中的应用,从其基本原理与结构特点入手,分析其技术改进与创新,并从提升粉碎效率、选矿效果以及降低运营成本三个方面,详细阐述该设备在实际金矿选矿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 赖靖军
    中国机械. 2024, (34): 100-1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器械行业对制造执行系统(MES)的需求日益增加。本文从整体架构、系统结构、软件设计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详细探讨了智能制造背景下MES系统在医疗器械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表明,MES系统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分析、质量追溯等功能,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吴海平
    中国机械. 2024, (34): 104-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了PLC程序优化算法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旨在解决传统PLC系统在高负载和复杂环境下存在的响应延迟和控制误差问题。通过引入基于任务调度和并行处理的优化算法,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在实际案例中,优化算法成功将系统响应时间缩短至2s以内,并将温度控制误差降低至±0.2°,确保了生产线的高效稳定运行。本文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数据和结果分析,验证了优化算法在工业自动化中应用的有效性,并展望了未来PLC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 现代交通技术
  • 苏文平
    中国机械. 2024, (34): 108-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下铝合金材料的广泛应用,本文研究激光焊接技术在汽车铝材连接中的应用优化。通过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系统优化,包括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焊缝形貌等,建立铝合金激光焊接工艺数据库。采用金相分析、拉伸试验和疲劳试验等方法,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激光焊接工艺可显著提高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强度和疲劳性能,焊缝区晶粒细化,热影响区窄化。

  • 王小燕1 金钊1 解晓东2
    中国机械. 2024, (34): 112-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轮对是铁道机车车辆走行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车轮与车轴采用过盈配合及冷压方法组装成轮对。过盈量是影响轮对压装质量的最重要因素,过盈量过小,不能提供足够的配合力,使轮轴发生松动和移动,易引发行车事故;过盈量过大,容易降低配合面的疲劳强度,使轮对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疲劳破坏,也会造成行车事故。机车车辆轮轴利用过盈量产生半径方向的接触面压力,并且由该面压力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和轴向力,合理选取过盈量,既能保证装配后有效传递力矩,又使材料不发生塑性变形。因此,选择合适的过盈量对于轮对非常重要,本文依据相关标准通过对铁道机车车辆轮轴装配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给出了轮轴配合合理的过盈量。

  • 许鹏
    中国机械. 2024, (34): 116-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程车辆的性能直接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装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机电技术在工程车辆领域的应用已经很普遍。作为高端装备制造基地,上海长兴岛的工程车辆超过1000台,本文通过对历年来工程车辆使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在介绍工程车辆机电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对工程车辆机电系统进行了针对性的优化设计,并对创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优化设计使车辆在性能、安全性及环保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本文旨在探讨工程车辆机电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提高工程车辆的施工效率和环保、安全性能。

  • 安全与生产
  • 甄玉洁1 张建明1 肖旭2
    中国机械. 2024, (34): 120-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42系列36″硬密封阀门在密封测试后,打开阀门的过程中阀杆从键槽根部断裂。本文对该阀门进行拆解,从阀门的设计参数、生产加工过程和断裂阀杆的原材料等多方面入手对其开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阀杆原材料本身的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显微组织中存在大量的σ相和析出相,是致使阀杆发生脆性断裂的主要原因;其次,键槽根部存在直角,加工过程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加速了键槽的开裂。

  • 王曦 王春霞
    中国机械. 2024, (34): 125-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火电厂汽泵筒体内部缺陷严重威胁设备安全运行,传统修复方法成本高昂且停机时间长。文章首先分析了汽泵筒体内部缺陷的类型及成因,然后详细阐述缺陷区域预处理、焊接工艺选择、焊接参数优化和焊后热处理等火电厂汽泵筒体内部缺陷现场焊接修复关键技术。通过实际案例验证,现场焊接修复技术能有效恢复汽泵筒体的结构完整性和性能,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现场焊接修复技术可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高电厂经济效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杨四兴
    中国机械. 2024, (34): 129-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重型塔式起重机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顶升机构在顶升和降塔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重型塔机顶升液压系统的故障率一直居高不下,故障发生后往往得不到有效解决,这严重影响了塔机自身安全和项目的有序推进。本文主要介绍了重型塔机顶升液压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常见故障的类型、现象、产生原因、相应的处理方法等。

  • 职业教育
  • 陈久朋 伞红军 张帆
    中国机械. 2024, (34): 133-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促进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将“数字赋能”思想融入到思政教育全过程,是新形势下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根据机械工程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充分调研了现阶段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融合的现状,深入分析了深度融合过程中所遇到的机遇和挑战,提出数字化条件下实现课程思政与工程教育深度融合的措施。

  • 蔡海英
    中国机械. 2024, (34): 137-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差与配合课程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综合素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了面对面教学和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本文从教育改革、技术进步、个性化学习需求、人才培养需求等方面,强调了混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实践部分,通过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对公差与配合课程进行了项目化设计,上传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并采用了线上预习、线下课堂互动和线上课堂延伸等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且学生参与度和满意度普遍较高,教学效率也得到了提高。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 李焯晨 周建波
    中国机械. 2024, (34): 142-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类型教育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美育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本文系统分析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与美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框架,并设计了具体的实施路径和评价体系。结果显示,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创新、资源整合及全面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实现劳动教育与美育的协同育人,显著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研究以期能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 石彧
    中国机械. 2024, (34): 146-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研究首先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为提升模具专业学生工作岗位适应能力,基于OBE理念,开展对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模具行业人才培养质量。

  • 质量与标准
  • 徐平升
    中国机械. 2024, (34): 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传感器数据的电梯鼓式制动器磨损状态智能检测系统。通过采集振动、声发射和温度等信号,结合小波阈值降噪、经验模态分解和希尔伯特-黄变换等信号处理技术,提取了制动器磨损的关键特征参数。利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和遗传算法,实现了对制动器磨损状态的智能诊断和剩余寿命的预测。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不同磨损状态下的分类准确率超过88%,剩余寿命预测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有效提升了电梯制动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陈深鸿
    中国机械. 2024, (34): 154-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针对纤维绳在起重机起升系统中的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随着工程机械技术的发展,纤维绳因其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优点逐渐替代传统钢索,成为起重机起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纤维绳在起重机操作中的优势与潜在挑战,为未来在起重机起升系统中更广泛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潘海东 赵红 左兴旺 吕岩
    中国机械. 2024, (34): 157-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三坐标测量机实际检测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被测工件的测量基准较短或范围小,被测元素较长或范围较大的情况,多见于零件的端面与轴孔的垂直度、跳动,两侧端面的平行度,两端长距离孔的同轴度等。基准不同、位置不同,测量结果也不尽相同,即便使用高精度加工设备和检测设备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对典型零件的检测,对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方便设计人员根据零件要素的具体用途,在实现相应的功能情况下,选择合理的几何公差标注,避免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和检测结果偏差较大的现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