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2024年, 第35期 刊出日期:2024-12-20
  

  • 全选
    |
    工业机器人
  • 高志刚 杨刚 刘岩 张兆伟 于泳
    中国机械. 2024, (35):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极寒条件下,露天矿输煤皮带巡检机器人会出现驱动轮打滑、机身温度过低、低温导致电源放电能力下降等问 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耐低温的输煤皮带巡检机器人技术手段,在普通皮带巡检机器人的基础上,设计了自研低温云台、轨道腹板除冰装置、耐低温机器人驱动轮、机身智能温度控温系统、轨道清扫装置等方案,提升了机器人在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并对给机器人供能的锂电池的电热薄膜预热方案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低温条件下,采用锂电池电热薄膜预热方案对电池的效能有较大提高,且在露天矿的实际运用中表现良好。
  • 但立志 孙晓
    中国机械. 2024, (35): 8-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焊接热作用是影响焊接机器人结构动态特性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建立热-结构耦合模型,分析焊接热输入对机器人结构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法模拟焊接过程中的温度场分布和结构变形,并通过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评估机器人动态特性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焊接热作用显著影响机器人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进而影响其动态响应特性。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优化机器人结构设计和改进控制策略的建议,为提高焊接机器人精度和稳定性提供理论参考。

  • 杨跃
    中国机械. 2024, (35): 12-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码垛机器人的输入输出信息之间大多具有非线性关系,影响码垛效率,因此本文对基于动态模糊机器学习的码垛机器人电气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利用动态模糊机器学习技术处理的环境感知信息数据,建立一个码垛机器人的数学模型,深度分析并交换机器人数学模型中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电气负荷状态信息,明确指示维护与管理需求,实现码垛机器人的电气控制。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基于动态模糊机器学习的电气控制方法,码垛机器人在执行60次码垛任务时,仅用时6.54s,且最高码垛位置偏差仅为0.02mm,证明该电气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码垛精准度的同时,显著提升码垛效率。

  • 向珍琳 廖泓扬 何文浩
    中国机械. 2024, (35): 16-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重点介绍了伺服电动机性能测试平台的硬件组成及数据分析流程。首先,详细阐述了测试平台硬件设备的选型与组成,通过对备选部件的技术规格、性能参数及成本效益进行综合考量,选择最符合研究需求的设备,并对各部件的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鉴于原始数据中常含有噪声和异常值,采用了中值均值滤波法进行数据预处理,有效提升了数据质量。最后,基于预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了电动机性能分析,包括计算输出转矩波动率和绘制不同工况下的电动机效率曲线。这些分析有助于评估电动机的实际运行稳定性和效率表现,进而指导电动机的设计优化和应用选择。
  • 工业设计
  • 陈月
    中国机械. 2024, (35): 2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提出一种结合拓扑优化理论与PLC变频调速技术的水电闸门综合优化方案。结构方面运用拓扑优化理论建立数学模型,优化桁架、平面及弧形闸门设计,减轻重量,提高刚度和承载能力。电气控制方面采用PLC变频调速技术,建立能效模型,动态调整电动机转速与功率输出,显著降低系统能耗。结合两者,研究得出:闸门重量减轻,刚度提升;系统能耗降低,能源利用效率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强,故障率减少,系统可靠性提升。该方案有效提升了水电闸门的整体性能。

  • 谢学通
    中国机械. 2024, (35):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进行分布式调相机AVC综合化协调控制探究,通过资料搜集、理论分析法,阐述分布式调相机AVC定义、分布式调相机AVC综合化协调控制必要性。其后在文章核心模块,围绕确定子站无功控制原则、制定分布式调相机AVC综合化协调方案、丰富子站无功协调控制策略等展开深入探究,以此来提升协调控制效果,发挥分布式调相机AVC更好的控制作用,并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施永昌1 沈策1 毛以恒2 黄云刚1
    中国机械. 2024, (35):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螺旋卸船机因其结构简单可变、运输效率高及安全低碳的特性,在港口物料运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提升其智能化性能分析能力,本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单质点理论与微元法的性能分析系统。该系统能依据螺旋卸船机的参数评估物料回流率,进而分析其性能。实验结果显示,在管道倾斜角度与转速匹配且适当增大进料量的条件下,物料回流率显著降低至约1.12%。因此,该系统为优化螺旋卸船机设计以提高性能提供了数据支撑。

  • 方新
    中国机械. 2024, (35): 32-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塔式起重机顶升爬升机构存在的结构复杂、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优化设计方案。通过采用高强度钢材料、优化滑轮组设计、集成智能液压系统和液压楔块锁紧装置,有效提升了机构的提升效率、姿态稳定性、同步性和锁紧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构性能显著优于传统机构,在建筑施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徐伟哲1, 2, 3 曹俊1, 2, 3 季红涛1, 2, 3
    中国机械. 2024, (35): 36-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载人舱是潜航员及乘客工作和休息的平台,舱室布局设计的优劣将影响载人潜水器的操作效率和舒适性。本文首先针对通透型载人潜水器大范围观察的特点,以人体舒适姿态分析为依托,完成舱内功能分区规划,进而完成舱室布局方案设计。再结合舱内人员效能评估试验,提出布局优化意见。最后,分析方案的视野覆盖范围,验证布局的合理性,为通透型载人潜水器设计提供参考。
  • 钟洪飞
    中国机械. 2024, (35): 40-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电动叉车的综合性能,本文使用仿真技术对电动叉车车架的轻量化设计进行系统研究。首先对电动叉车车架的结构进行了详细分析;之后建立了车架的三维仿真模型,识别出轻量化优化的关键部位;然后根据仿真分析结果,提出了具体的轻量化优化方案;最后通过静态强度测试、动态载荷测试和疲劳寿命测试对优化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优化后的车架在重量减少的同时,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证明了轻量化设计的有效性。

  • 杨华
    中国机械. 2024, (35): 44-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层门作为升降机与楼层之间的接口,其安全性能直接关系施工人员安全。本文针对现有升降机层门系统的不足,提出一种半自动安全防护层门设计方案,旨在提高升降机的安全性。首先分析传统升降机层门的安全隐患,包括手动操作的不便、门锁系统的脆弱性以及紧急情况下的响应速度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集成传感器、控制器、执行机构的半自动层门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施工人员和物体的接近距离,自动控制层门运行,保留手动操作功能,有效应对特殊情况。探究半自动层门的软件设计和硬件设计方案,提升层门在各种工况下的稳定性。通过模拟试验和现场测试,验证半自动层门系统的安全性能和操作效率。试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有效减少操作失误,提高紧急情况下的响应速度,从而显著提升升降机的整体安全水平。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 祝清伟
    中国机械. 2024, (35): 48-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探讨了高速数控铣削中刀具磨损对加工精度的影响,重点分析了不同刀具材料与涂层的耐磨性、切削参数的优化及其对加工效果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比较了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和聚晶金刚石刀具的耐磨性,以及钛氮化物、氮化铝钛等涂层对刀具寿命的提升效果。优化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能够显著减少刀具磨损,提高加工精度。

  • 李艳丽 王志刚 赵立庆 刘燕飞
    中国机械. 2024, (35): 52-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深入剖析高强钢在低温环境下的脆性断裂行为,探究材质缺陷、应力集中及制造中潜在问题对压力容器的影响。优化选材与结构设计、提升热处理和焊接工艺可靠性,提出预防低温脆性断裂措施。同时展望新材料与先进技术的应用前景,探讨先进监测维护技术改进方向,为压力容器在低温下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吴峰 才裕生 李琪
    中国机械. 2024, (35): 56-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石油化工设备零件的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几何形状复杂、尺寸大且要求高,这对零件加工的精度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随着数控车床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精密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传统加工过程中常见的振动和共振问题往往导致加工精度不高,影响零件的最终质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重点探讨了一种车床用薄壁桶状工件内孔支架的创新设计,并分析其在提高加工稳定性和精度方面的作用。通过实验数据验证,该支架有效减少了加工过程中的振动,显著提升了工件的成品质量和加工效率。本文研究为石油化工设备零件的高精度加工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和实践指导。
  • 柳辉1, 2 张磊1, 2 刘成1, 2 闫亚录1, 2
    中国机械. 2024, (35): 60-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对深模膛锻造模具的加工技术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深模膛模具模型的前期处理,全面规划深模膛模具整体加工方案,然后,深入剖析深模膛模具复杂数控编程技术的难点,并阐述如何选择深模膛加工数控刀具,最后,分析研究了深模膛锻造模具加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和易发生的技术问题,并针对每一个技术难点和问题展开技术分析和解答,最终使深模膛锻造模具制造达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本文研究以期助推锻造模具制造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 王有吉
    中国机械. 2024, (35): 64-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研究数控车床螺纹切削技术的误差控制方法,以提升精度和表面质量,分析误差来源,探讨多种控制手段应用效果。实验表明,合理工艺参数与刀具监测可降低误差、提高质量,自动补偿与热变形控制能够减小外部影响。本文研究为误差控制提供了依据和指导,为螺纹加工的质量提升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李贞 刘之毅 高睿恒
    中国机械. 2024, (35): 68-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隧道掘进过程中,复杂地层掘进效率低、盾构刀具寿命短是影响隧道掘进周期和成本的主要问题。盾构刀具工作过程中刀圈转动并楔入开挖面岩石,相互挤压磨损,使刀圈发生塑性变形与材料流失,最终导致滚刀失效。为提高盾构滚刀工作稳定性与使用寿命,本文针对不同岩层研制新型盾构滚刀,从盾构滚刀原材料采购、零部件生产工艺、核心零部件性能提升和装配工艺的改进等方面开展工作,最终完成了盾构滚刀产品的研发并研制出两种用于不同地层的刀圈,提高盾构滚刀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所生产的滚刀产品在实际工程中运用良好。

  • 姜汇洋
    中国机械. 2024, (35): 72-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精密孔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加工误差较大。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提出精密孔系零件数控单轴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利用在线检测技术,通过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切削力、振动等关键参数,对精密孔系零件数控单轴加工过程进行监控。借助量化统计、时间序列分析及空间统计等方法,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明确加工过程中的主要误差源。基于误差分析结果,制定动态误差的主动振动控制与自适应切削调整、热变形误差的温度补偿与冷却优化和基于复杂曲面的补偿点计算模型3种误差补偿策略,确保精密孔系零件的高质量加工。试验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精密孔系零件加工误差,显著提升加工精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稳定性。
  • 能源与动力
  • 杜渭翔1 岳雅静2, 通讯作者 余建平2 任宝存2
    中国机械. 2024, (35): 76-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的风电叶片缺陷检测程序庞杂、难于在线监测等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小功率多频次脉冲激励的红外热成像在线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利用多频次脉冲的红外热成像法,对隔热膜夹杂试样板多次脉冲,通过红外热像仪收集热辐射信息;对红外温度场进行基础的滤波、图像锐化等处理后,得到更为清晰的风电叶片缺陷形貌结构图像;建立科学的清晰程度对比方法,分析不同能量大小、不同次数的图像清晰程度与表面过余温度(Excess Surface Temperature),并在此基础上对图像进行处理比对,进而挖掘发生的变化与原因。结果显示,与传统高能热源、单频次的检测方法相比,本方法能够有效提升缺陷清晰程度的等级,将处于4级的不可识别原缺陷信息提升至可检测的1~3级,同样可以将2~3级的原缺陷信息提升至无需图像处理的1级水准,提高缺陷可检测性、识别灵敏度,为轻量化检测系统创造了理论条件,更加迎合无人机的在线检测方式,为未来风电叶片缺陷检测系统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 王亚芳
    中国机械. 2024, (35): 83-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因为备件管理不善导致的设备故障问题逐渐引起关注,摸清备件管理中的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提高,对设备和备件管理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从备件质量管理和数量管理2个方面,针对问题进行梳理并分析出根本原因,进而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经过备件管理策略的优化以及数字化备件管理平台的落地,备件管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同时本文对后续备件管理工作的研究方向和提升空间提出了思考。

  • 仲伟波1 颜森2
    中国机械. 2024, (35): 87-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用于深空探测的直线振荡发电机的运行环境进行分析,确定电机最恶劣运行工况,对热传递理论、直线振荡发电机的热源和热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建立直线振荡发电机温度场有限元模型,在常温环境和真空环境下对电机温度场进行仿真分析,同时对可能影响电机温度场分布的槽满率、浸漆工艺等因素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发电机内侧定子的整体温升高于外侧定子的整体温升,在内、外侧定子中,均为电机槽中心的温升最高。对比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可知两者相差不大,从而验证了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电机温度场的可行性。

  • 机械工业应用
  • 于国振 李东升
    中国机械. 2024, (35): 91-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煤矿辅助运输系统中高速单轨吊的混合动力控制方法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某大型煤矿的工程概况及引入高速单轨吊的必要性。随后,对高速单轨吊分布式混合动力系统进行了整机建模,分析了关键部件的特性,建立了驾驶模型和联合仿真物理模型,并设计了相关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混合动力控制策略:确定性规则控制和模糊规则控制。确定性规则控制基于预设的逻辑门限值实现不同工作模式的切换和能量分配;模糊规则控制则通过设计模糊控制器,动态调整防爆柴油机的输出。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控制策略均能有效提高高速单轨吊的运行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为煤矿辅助运输系统的升级改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 朱琳 赵言凯 马彩霞
    中国机械. 2024, (35): 95-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传统的监测方法在HB谱图中未明确显示振动信号情况,因此提出基于LS-SVM的水工闸门启闭机油缸振动监测。在设备异常振动监测过程中,首先要对机械异常振动信号进行精确采集,对采集后的异常振动信号进行分类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实时振动信号输入到训练好的LS-SVM模型中,计算每棵孤立树中路径长度的异常分数,判断是否为异常状态从而完成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场景中,在20~25s的时间范围内,所有场景的HB谱图中均显示振动信号几乎不存在或显著降低至几乎不可见的水平,提示在该时间段内,油缸的振动行为出现了异常,与实际情况一致,从而完成了监测方法的良好应用。

  • 聂义勇 曹德云
    中国机械. 2024, (35): 99-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确保永磁同步变频电动机定子冷却结构控制在最佳运行状态,本文研究永磁同步变频电动机定子冷却结构超温检测方法。通过计算得出了永磁体的涡流损耗值,通过分析该值在温度场中的分布,获取永磁体温度整体影响情况。根据损耗产生的具体位置,对电动机的各个发热部件进行生热率的精确计算。计算在给定环境温度下电动机的温度,再与阈值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合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电动机的冷却效果得到明显改善,体现为电动机内部温度的显著降低;实验组的平均换热系数最低,说明运用本文方法能够有效检测定子的最大温度,从而判断得到的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高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 兰子奇
    中国机械. 2024, (35): 103-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玻璃容器因透光性强、密封性能佳、外形吸引、成本效益高,以及可循环再利用的特性,在包装领域内应用广泛。但在生产环节中,玻璃瓶面临口部破裂、刮痕、内部气泡、夹杂物及污渍等多种缺陷,这些均对其品质构成不利影响。为此,本文研究设计了一套融合虚拟技术与机器视觉的玻璃瓶缺陷检测系统。该系统通过辨识几何圆形特征精确定位瓶口,采纳Sobel算子完成瓶体瑕疵的边缘识别,并结合图像处理技巧深入剖析瑕疵特性。实验数据显示,该系统检测速率已达到36ms,精确度高,能迅速且准确地识别和分类玻璃瓶的多样缺陷,有效缩减了生产耗费,贴合实际生产的具体要求。本文研究旨在提升玻璃容器生产线的质量监控效能。

  • 现代交通技术
  • 陈银柱
    中国机械. 2024, (35): 107-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设备动力控制系统中,伺服电动机系统是一种普遍应用的动力系统。它具有控制可靠、精度高、响应速度快、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但在实际应用中,也会因为使用环境恶劣、年久老化等原因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本文针对伺服系统的一些故障案例进行分析处理,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徐伟
    中国机械. 2024, (35): 111-1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DF11G型双机重联准高速客运内燃机车是为我国铁路第五次大提速而专门研制的。该机车在DF11型机车、DF11Z型专用机车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设计,并新增了向客车供电的功能。本文设计并研制了DF11G型机车列车供电试验装置,通过对小型柴油发电机施加负载,观察其输出电压值及电流值,计算功率,对照正常功率值,达到调整小型柴油发电机功率的目的。

  • 安全与生产
  • 俞卫东
    中国机械. 2024, (35): 116-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矿山机械重型齿轮啮合时的冲击和振动,提高齿轮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本文开展了基于附加颗粒阻尼的矿山机械重型齿轮减振方法研究。首先,建立矿山机械重型齿轮动力学模型,得到齿轮系统的动态响应;其次,选择颗粒阻尼材料,确定其粒径分布与形状;在此基础上,将附加颗粒阻尼器安装在矿山机械重型齿轮传动系统振动源附近或振动传递路径上,最大程度地吸收和转化振动能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应用后,在所有转速下均表现出明显的振动加速度降低效果,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且损耗因子较高,在能量耗散方面更为有效,可以更好地抑制齿轮传动系统的振动。

  • 葛佩超
    中国机械. 2024, (35): 120-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核电站中的水泵是关键设备,其稳定运行对核电安全至关重要。这些水泵通常在高负荷和复杂环境下工作,任何故障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风险。为了提高故障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采用基于传感器网络的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分析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基于传感器网络的核电水泵维修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建立原型系统,并进行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 蔡锋
    中国机械. 2024, (35): 124-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航空机械维修差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对航空安全和维修质量都有影响。本文对维修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高素质维修人员相对缺乏、维修技术创新不够等维修中常见的差错原因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对维修差错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如复杂性、技术要求高,人为因素影响显著,维修环境、条件影响等。最后,提出了完善和落实各项维修管理制度、重视维修人员的全面培训、依靠技术创新提高维修质量等具体措施,有效防止维修差错的发生。通过深入分析讨论,本文旨在为提高航空机械维修质量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 王文浩
    中国机械. 2024, (35): 128-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性能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然而,由于建筑起重机械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操作风险高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损失巨大。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建筑起重机械事故,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本文从故障分析和安全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 张富申 闫良凯
    中国机械. 2024, (35): 132-1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分析钢丝绳摩擦提升机的磨损特性并提出一种准确的寿命预测方法,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研究采用实验测试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深入分析了钢丝绳在不同工况下的磨损机理和规律。通过建立考虑多因素影响的磨损模型,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寿命预测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预测精度和可靠性,平均误差控制在5%以内。此外,本文还探讨了钢丝绳张力在线监测系统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评估钢丝绳的剩余使用寿命,为提升机的安全运行和维护提供了重要 参考。

  • 王壘
    中国机械. 2024, (35): 136-1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空作业车在现代施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其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文针对高空作业车安全防护装置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防倾覆性能不足、紧急制动可靠性低和超载保护欠缺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套系统化的改进方案,包括防倾覆保护装置改进、紧急制动装置改进、超载保护装置改进等。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安全防护装置在各项关键指标上均有显著提升,为高空作业车的安全性能优化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 职业教育
  • 钟焰琪1 蔡淇2, 通讯作者 宋艳丽1 刘德兵1
    中国机械. 2024, (35): 140-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课程思政云端资源库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抓手,高质量的课程思政数据库不仅能够丰富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还能够极大促进思政课程资源的二次开发和交互利用。课程思政数据库建设主要可分解为平台结构建设和内容体系建设两部分,文章认为内容体系质量是决定课程思政资源库成效的关键,应当在推进课程思政云端资源库建设的前期完成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定位设计,以确保其内容体系的准确度、完整度及适配度。文章以航空类高校在航空专业领域的安全生产思政教育为例,分析了航空安全课程思政的内容结构设计步骤,以期为高校系统规划课程思政资源库内容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 姚佳 伍爱华 叶芳
    中国机械. 2024, (35): 144-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职业院校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背景下,探索现场工程师实施路径,将促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提升。金工实训是装备制造大类专业学生提升动手能力、培养职业素养的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本文分析了现有金工实训课程存在的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落后、教学评价简单、教学环境单一等问题,提出了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实施“个人 + 小组”的教学组织方式、构建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评价体系等措施,可为其他工科实践类课程提供借鉴,助力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
  • 孔玲
    中国机械. 2024, (35): 148-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能力。从微观层面上有助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从宏观层面上可以向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本文以中职电子电工专业为例,首先概述了专业课程教学中应用双创教育的重要意义,随后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在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中融入双创教育,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把双创能力纳入教学评价体系等建议。最后从学校、企业、教师三个维度,探究了开展双创教育的保障措施,为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双创教育提供了经验借鉴。

  • 叶静波
    中国机械. 2024, (35): 152-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设计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适应这一趋势,高等教育机构需要不断调整其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以培养出既具有创新思维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成果导向教育(OBE)作为一种强调以学生学习成果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在近年来得到了高等教育机构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将OBE理念应用于工业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的方法,以期可以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

  • 李春江
    中国机械. 2024, (35): 156-1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中职数控车编程与技能操作课程中“岗课赛证”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应用。通过系统分析该模式的内涵、课程概述、课程中的应用及促进作用 , 揭示“岗课赛证”模式对数控车编程与技能操作课程的促进作用,在教学模式创新、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发展路径、促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等方面的独特优势。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式有效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为中职数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