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2025年, 第13期 刊出日期:2025-05-09
  

  • 全选
    |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
  • 周遇仁 刘乙君 刘冠华 邱靖宇 刘 建 焉 彬 钟新玉 张振涛 杜方平 刘子腾
    中国机械. 2025, (13):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运载火箭发动机传力结构体积较大,传力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文基于某型火箭后底-机架组 合传力构型进行了设计及分析,从多个方面对其指标满足情况进行计算,并完成了静力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间隙及螺栓接触引发的非线性较难从仿真模型中体现,进行刚度分析时,建议通过位移放大系数来包络实际产 品的非线性因素;对于蒙皮桁条机架结构,随着载荷增大,蒙皮失稳后其承载占比会降低,且降低速率呈现非 线性,但总降低幅值较低;本文涉及的某型号运载火箭后底-机架传力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将发动机推力 载荷传递至舱体结构,仿真计算方法合理,能够涵盖后底-机架组合结构的设计工况。
  • 任文龙1, 2 谢高敏1, 2 徐德红1, 2
    中国机械. 2025, (13):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球面天线阵列桁架结构的自重并提高其稳定性 , 建立了球屏阵列桁架的有限元参数化模型 ,运用响应面多目标优化方法对暗室球屏天线阵列桁架结构各管件截面尺寸进行优化设计 , 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求得最优天线桁架的最优尺寸结构 , 并校核计算优化后球面天线阵列桁架结构的强度 、 刚度和稳定性 。 结果表明 , 优化后天线阵列桁架结构质量从358t减至339t , 轻了约5.4% , 其应力值仍远小于材料许用应力 , 该天线桁架的刚度精度和稳定性皆满足工程使用要求 。
  • 丁 伟1 曹圣兵2 刘梦依2
    中国机械. 2025, (13):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飞行控制系统(FCS)作为现代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发展历程见证了航空器性能的 显著提升和飞行安全性的不断增强。从早期的机械、液压式控制系统到当前先进的数字化自动化系统,飞行控 制技术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本文旨在探讨传统飞控到电传飞控系统的历史演变,分析当前技术的现状,并深入 挖掘未来光传飞控的发展趋势。通过对飞行控制系统发展的系统性回顾和趋势预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 工程师提供参考价值,推动飞行控制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 王丽芳
    中国机械. 2025, (13):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航空导航技术的快速发展 , 老旧直升机导航设备在定位精度下降 、 系统功能退化及维护成本攀升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 。 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飞行任务的安全与可靠执行 , 也对设备的长期使用提出了更高要求 。 本文结合GPS/INS组合导航系统和基于性能的导航 ( PBN ) 技术 , 深入剖析老旧导航设备的运行现状和技术瓶颈 , 提出了一套以现代化技术为核心的维护与优化方案 。 该方案涵盖设备定期检查流程 、 部件替代策略 、 性能增强方法 , 以及针对复杂飞行环境的优化建议 。 同时 , 本文总结了设备维护中的关键安全细节 , 旨在为提高导航系统可靠性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提供实践依据 。 研究成果为老旧直升机导航系统的现代化改造和运行保障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
  • 樊双明1 蔡 歆1 舒太波1 刘若愚2
    中国机械. 2025, (13): 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弧离子镀技术 , 在TC4基材试片和压气机叶片表面制备多层Ti/TiN/Zr/ZrN硬质涂层 , 通过试验测试涂层性能并研究涂层层数和厚度对防护特性的影响 。 试验测试结果表明 , 多层硬质涂层可使叶片抗冲蚀性能提高3倍以上 , 随着涂层厚度增加 , 涂层硬度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 涂层厚度偏厚或者偏薄均不利于提高结合力 , 涂层厚度8 ~ 11 μ m是较为理想的厚度范围 , 此厚度的多层硬质涂层具有较高的硬度 、结合力及良好的抗冲蚀 、 耐腐蚀 、 抗氧化等防护性能 ; 同时发现涂层厚度与耐腐蚀性 、 抗氧化性无必然关系 。
  • 工业机器人
  • 钱世勇1 吴 昊1, 通讯作者 刘俊希2 胡宇楠1
    中国机械. 2025, (13): 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激光熔覆技术既可以对工件表面改性 , 延长其使用寿命 , 又可以对磨损工件进行修复 , 节约生产成本 。 目前 , 将激光熔覆技术与工业机器人相结合组成的柔性加工单元 , 其熔覆轨迹的规划编程主要有现场示教编程和仿真软件离线编程两种方式 , 其中仿真软件离线编程具有效率高 、 精度高 、 能规划复杂加工曲面等明显优势 。 本文以某出入口端板表面强化为例 , 使用KUKA工业机器人仿真软件进行离线编程 , 根据给定的激光熔覆工艺参数范围得到的熔覆层厚度和硬度满足图纸要求 , 同时验证了离线编程熔覆轨迹的准确性 , 提高了熔覆效率和熔覆层表面质量 。
  • 郭 莹
    中国机械. 2025, (13):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工业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广泛应用 , 伺服电动机控制技术对机器人手臂的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本文针对现有伺服电动机控制系统中存在的精度较低 、 响应速度较慢及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 提出了一种优化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 通过引入基于DSP的全数字化伺服驱动器 、 智能功率模块 ( IPM ) 及空间矢量控制技术 , 提升了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与控制精度 。 试验验证结果表明 , 优化方案在多项关键性能指标上优于传统PID控制方法 , 提高了机器人手臂的运动精度 、 响应速度 , 且温升得到了有效控制 。 本研究为工业机器人手臂的伺服电动机控制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设计方案 ,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 李 大
    中国机械. 2025, (13): 3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刚度和模态参数是机械臂的重要性能参数 , 是实现机械臂控制 、 伺服驱动的重要参考依据 。 本文提出基于多体动力学和电子表格建模的机械臂模态分析方法 。 首先基于机械臂的三维模型和预设的电子表格 ,快速建立机械臂总成模型 ; 接着基于机械臂总成模型生成机械臂的刚体柔体耦合模型 , 并对机械臂的刚体柔体耦合模型进行运动分析得到不同姿态的模态参数 。 本文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机械臂模态参数的方法 , 可为机械臂结构优化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
  • 关来德
    中国机械. 2025, (13):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工业信息化与智能化发展 , 机器人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 其功能也在不断完善 。 针对复杂工况下的作业 , 机器人的自主导航算法优化至关重要 , 这是确保机器人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 。 基于人工智能 、 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更新 , 机器人自主导航技术也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 为提高机器人的环境自主适应性 , 需要机器人根据复杂环境进行深度学习 , 确保作业过程自主决策和自主导航 。 本文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移动分拣机器人自主导航算法 , 将混合A*算法和TEB算法相结合 , 为机器人路径规划和自主导航提供技术设计和应用思路 。
  • 王志杰
    中国机械. 2025, (13):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智能仓储中AGV高位堆叠作业效率低下问题 , 本文提出基于双TOF相机的检测方案 。 通过建立双TOF相机检测模型 , 构建了适用于货物的三维姿态识别算法 , 实现高位堆垛货物精确定位 。 试验数据表明 , 该方案将检测精度提升至99.2% , 定位误差控制在 ± 3mm范围内 , 系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均能保持稳定性能 。 优化后的堆叠算法有效减少路径干扰 , 作业效率提升30%以上 。 系统已在多个智能仓储项目中成功应用 , 为仓储自动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
  • 王 磊
    中国机械. 2025, (13): 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液压支架组装中 , 传统人工焊接方式存在稳定性差 、 效率低等问题 。 为解决这些问题 , 本文探讨在液压支架组装中应用智能焊接系统 , 通过建立焊接工艺数据库和智能控制系统 , 实现了对焊接参数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节 。 实验结果表明 , 采用智能焊接系统可使焊缝成形质量提高28% , 焊接效率提升45% , 焊接缺陷率降低至0.8% 。 本文研究为液压支架智能制造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 工业设计
  • 陈志华
    中国机械. 2025, (13): 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机械零件设计优化方法 , 重点分析了计算机模拟在提升零件承载能力 、 疲劳寿命方面的优势 。 通过与传统设计方法的对比 , 验证了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在提升机械零件整体性能 、降低设计成本和提高零件可靠性方面的效果 。 试验结果表明 , 计算机模拟优化设计能够提高机械零件的最大承载应力 、 疲劳强度及疲劳寿命 , 并有效减少应力集中 , 提升零件的抗疲劳性能 。
  • 刘复罡
    中国机械. 2025, (13): 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聚氨酯高压发泡技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本文针对设备关键模块性能提升进行深入研究 , 提出了双作用柱塞计量泵 、 多级离心式气体压缩系统 、 涡流增强式混合头等创新设计方案 。 研究结果表明 , 优化后的设备在泡孔均匀性 、 密度控制和能源效率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 较传统设备 , 泡孔直径分布标准差降低42.5% , 闭孔率提升至96.8% , 综合能耗降低30.8% 。 工程应用验证表明 , 该优化方案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 为聚氨酯高压发泡设备的技术升级提供了重要参考 。
  • 胡 俊 叶 欣
    中国机械. 2025, (13): 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工业应用领域 , 空压机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设备之一 , 提升其能效具有重要意义 。 本文设计了一种空压机高效能量回收系统 , 并搭建试验平台进行实际测试 。 研究先针对系统的设计理念和组件配置展开了详细论述 , 随后通过具体的试验验证了该系统的能量回收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 试验结果表明 , 该能量回收系统能显著提升空压机的能源利用效率 , 为工业领域的能源节约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 。
  • 木合塔尔·米吉提 马莹莹
    中国机械. 2025, (13): 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基于机器视觉的水果分级系统在农业领域逐渐得到应用。本文研究 了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分级系统的设计与试验验证,旨在解决传统人工分级方法效率低、精度差等问题。该系 统通过高精度相机采集苹果的图像,结合图像处理技术,挖掘苹果的颜色、尺寸、表面瑕疵等特征,以此为依 托实现苹果的自动分级。为保障分级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设计了合理的分级标准和高效的分类算法。通过试验 验证,本文展示了该系统在苹果分级中的实际应用成效。将系统分级结果与人工分级进行对比,凸显了系统在 准确度、分级速度及操作成本等方面的优势。
  • 王 鹏
    中国机械. 2025, (13): 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挖掘机滑动轴承在重载 、 低速及变载荷工况下存在的性能不足问题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 ,通过改进材料选择 、 结构设计 、 散热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四个维度 , 提出了高强度球墨铸铁轴承座 、 粉末冶金复合轴瓦及高效的冷却和润滑方案 。 试验验证表明 , 优化后的滑动轴承在温升控制 、 摩擦特性 、 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 为提高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提供了技术支持 。
  • 徐小明
    中国机械. 2025, (13): 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集装箱行业特箱或创新业务产品由于产量有限 , 往往采取一个喷涂房循环喷涂的方式 , 主要采用手工喷涂 。 手工喷涂在质量 、 效率 、 成本 、 环境 、 职业健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足 , 因此 , 迫切需要研发一款能完成集装箱三道漆喷涂的装置 。 本文通过优化往复机悬挂点 , 减少往复机晃动 ; 优化连接板材质 , 提高结构稳定性 ; 优化密封结构 , 提高运行可靠性 。 同时还通过仿真喷涂轨迹软件 , 对喷涂轨迹及相关参数进行优化 ,设计了一款能对集装箱外底漆 、 中间漆 、 外面漆进行喷涂的装置 。 试验结果表明 , 往复自动喷装置运行稳定可靠 ,喷涂质量稳定 , 膜厚均匀 。 该装置的使用 , 有助于改善现场环境 、 减少环境污染 。
  • 殷 琪 王炳炎 陈书华 黄 辉
    中国机械. 2025, (13):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向心推力球轴承在轴向力 、 径向力和倾覆力矩复合作用工况下的定位精度开展了研究 。基于拟静力学法建立了静力学理论计算模型 , 利用MATLAB软件开展计算 , 得到不同载荷工况下的向心推力球轴承轴向位移 、 径向位移和倾覆角度 , 为向心推力球轴承在重载高精度设备设计及工程应用中提供了理论数据支撑 。
  • 王 栋
    中国机械. 2025, (13): 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通过对中俄两国钢管杆制造工艺与技术进行系统对比研究 , 分析了两国在材料选择 、 工艺创新 、 生产制造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的差异特点 。 研究表明 , 中国在大规模生产 、 高性能钢材应用及新型组合式钢管杆研发方面具有优势 , 但在特殊材料应用与热处理工艺上仍有提升空间 ; 俄罗斯则在特种材料应用与热处理技术方面形成特色 , 但存在设备老化与高端产品需求增长等问题 。 基于钢管杆结构特点与实际工程应用案例 ,提出了提高制造精度与质量控制技术的措施 , 为推进中俄钢管杆制造技术合作与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 通过分析两国制造技术的优劣势 , 探讨了智能制造与绿色生产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 为提升钢管杆制造水平提供新思路 。
  • 能源与动力
  • 吴百合
    中国机械. 2025, (13): 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现代高压电网中 , 气体绝缘开关设备 ( GIS ) 作为重要的电力系统组件 , 不仅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高压部分进行有效隔离 , 还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 但是GIS隔离开关的操作不仅涉及一次设备的物理隔离 , 还会对二次设备产生一系列影响 。 二次设备不仅要对一次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 根据具体需求启动保护和控制措施 , 还要对其带来的影响展开全面评估 , 保障一次设备的正常运行 。 本文先对GIS隔离开关进行了简要介绍 , 接着分析了GIS隔离开关操作对二次设备的影响 ,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护措施 , 旨在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性能 。
  • 唐明亮
    中国机械. 2025, (13):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丙烯腈塔 ( AN塔 ) 冷凝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热交换效率下降的问题 , 本文基于热力学传递理论 , 深入探究了影响设备换热性能的关键因素 , 通过建立热交换数学模型 , 提出了包括冷却水流速优化 、 助剂配比调控 、 管壁污垢清除等系统性维修技术方案 。 同时 , 基于多维度维修技术体系 , 开发了冷却水动力学优化 、传热强化和水质调控集成系统 , 实现了设备运行参数的精确调节和控制 。 实验结果表明 , 采用多参数协同控制策略可提升设备换热系数 , 提高热交换效率稳定性 , 降低年均能耗 。 长期运行数据显示 , 优化后的系统在各种工况下均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本文研究为冷凝器设备的高效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 李 平
    中国机械. 2025, (13): 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针对现有监测系统存在数据采集精度低 、 分析方法落后等问题 , 本文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状态监测优化方案 。 通过改进传感器布置策略 ,构建了多源数据协同采集机制 。 采用分布式数据传输存储架构 , 实现了监测数据高效管理 。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提取设备运行特征 , 建立了状态评估预警模型 。 试验表明 , 改进后的系统在故障预警准确率 、 数据采集效率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提升 , 为电力设备状态监测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
  • 机械工业应用
  • 齐永平 刘 莹 李 林
    中国机械. 2025, (13): 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电力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 电力管道预制的自动化水平和生产效率提升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 自动化焊接设备凭借高精度 、 高效率和稳定性等优势 , 在电力管道预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通过对自动化焊接设备的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深入分析 , 探讨了管道预制中的定位系统 、 焊接控制系统及质量监测系统的技术特点 , 重点阐述了自动化焊接设备在直管对接 、 管件组对 、 管道附件焊接等工序中的具体应用 。 深入研究自动化焊接设备在电力管道预制中的应用 , 对于提升管道预制质量 、 缩短施工周期 、 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
  • 刘少军1 高 刚2
    中国机械. 2025, (13): 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地下工程建设规模扩大 , 高效快速掘进需求迫切 。 针对工程地质复杂性 、 掘进断面多样性 、工期紧迫性以及设备性能协同等挑战 , 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效快速掘进装备的选型配套与优化策略 , 首先概述了掘进装备的类别与性能指标 , 进而从工程地质适应性 、 掘进断面规格适配 、 工期要求主导 、 设备性能协同及成本效益综合五个维度探讨了选型配套分析 , 最后提出了性能提升 、 工艺改进 、 智能技术融合及多设备协同四方面的优化策略 。 以期为掘进装备的科学选型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以提高工程效率和经济效益 。
  • 顾雪峰
    中国机械. 2025, (13): 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将重点探讨永磁调速联轴器在某供水泵站出水机泵上的实际应用和改造测试 , 并对其与变频器进行对比分析 。 作为一种水泵调速装置 , 永磁调速联轴器以其独特的设计实现了非刚性连接 。 其核心工作原理是通过磁感应力将电动机的转矩传递至负载 , 并通过机械调速机构调节间隙 , 改变滑差 , 从而精确控制水泵的转速 。 永磁调速联轴器的引入为供水行业提供了一种高效 、 可靠且节能的解决方案 , 为进一步优化供水行业水泵运行性能提供新思路 。
  • 现代交通技术
  • 邢洪滨
    中国机械. 2025, (13):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智能底盘的核心部件 , 线控制动系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 需保证车辆更大的制动能量回收率的同时还需保证更高的系统容错能力 。 相对Twobox , Onebox线控制动系统集成度更高 , 系统设计及可靠性也面临更多的挑战 。 本文针对Onebox电控液压制动系统的开发设计展开深入研究 。 首先介绍了HDBS系统及相关功能 , 并对其系统设计 、 开发及验证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 然后围绕Onebox电控液压关键技术 , 重点解析了HDBS系统电动助力制动 、 故障分析及功能降级 、 系统失效后的机械备份制动过程 ; 最后 , 考虑到与传统制动系统构型的不同 , 重点针对踏板感模拟 、 制动能量回收及制动防抱死功能进行设计优化 。
  • 周元学1 冯向波2 曹福新2 刘 艳2 韩康康2
    中国机械. 2025, (13): 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现有撞击式刹车牵引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 本文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撞击式主动刹车系统 , 通过集成惯性制动与精确的动力学匹配技术 , 优化牵引器的纵向滑动阻尼结构 , 设计新的制动器与防侧滑控制系统 。 本文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 并大幅提升了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 。
  • 陈 斌 闫 玲 赵衍辉
    中国机械. 2025, (13): 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高铁联轴器特性对动力学性能影响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 , 探讨了联轴器特性与列车运行稳定性 、 加速性能 、 制动效果和曲线通过能力之间的关系 。 通过对CR400BF型动车组的RENK-CF185半挠性联轴器进行了动态性能测试并结合多工况仿真分析 , 研究结果为提升高速列车运行品质和优化联轴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
  • 程建明1 黄青松2 吴小冬3
    中国机械. 2025, (13):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针对钢轨除湿机的整体设计进行深入分析 , 主要涵盖设计原理 、 功能模块设计 、 机械结构设计及操作系统设计等方面 。 钢轨除湿机采用热风直吹技术与智能温控系统 , 结合流体动力学原理 , 通过高温气流有效蒸发水分 , 确保钢轨的干燥 。 设备结构紧凑 , 分为热风发生装置和钢轨校准机构 , 前者负责热风的生成与传输 , 后者确保钢轨的稳定定位 。 电气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 能够实时监控并调整设备参数 , 提高工作效率与安全性 。 操作系统设计注重用户友好性与安全性 , 配备多重指示灯与紧急停机功能 , 确保设备在异常情况下的安全运行 。 通过实例分析 , 本文展示了钢轨除湿机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 、 可靠性及其对铁路系统维护的重要性 。
  • 安全与生产
  • 余 峰
    中国机械. 2025, (13): 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热轧卷筒是钢铁工业中通过热轧工艺生产的带钢卷材 , 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 在上线安装到后期使用过程中 , 热轧卷筒会出现头部支撑轴承损坏 、 轴向窜动等问题 。 本文针对卷筒常见的现场异常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 通过现有经验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 , 提出解决措施 , 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 提高了现场生产效率 。
  • 周 翔
    中国机械. 2025, (13): 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钢铁制造过程中 , 烧结工序往往伴随着较为严重的污染排放 。 为降低环境污染 、 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 , 众多钢铁企业采取措施对烧结脱硫系统进行改造 , 以达到排放目标 。 本文结合河北某钢厂烧结脱硫系统对进口烟道及吸收塔进行改造的实际案例 , 分析具体的改造措施 , 并对改造后降耗效果进行分析 。 经过改造前后能耗数据比对 , 证明此次节能改造取得了预期效果 , 节能改造成效显著 。
  • 李 钢
    中国机械. 2025, (13): 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自动导向叉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本文基于IQR 、 特征工程 、 GAE数据重构及Stacking集成模型等多项技术 , 提出自动导向叉车电动机异常行为的检测方法 。 结果表明 : 在剔除无效数据和进行GAE数据重构后 , 大大降低了算法模型对异常数据的区分难度 , 将GBDT 、 XGBoost 、 LSTM 、 Transformer 、MLP以及岭回归模型进行集成后的模型预测电动机电流MAE仅为3.44mA , 显著低于单个模型的预测误差 ,确定系数R2达到0.99 , 预测结果变化趋势与正常值基本保持一致 。 本文检测方法能够准确成功预测出自动导向叉车电动机异常点和非正常行为 。
  • 张俊杰 杨月峰
    中国机械. 2025, (13): 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液压系统作为工业领域的基础动力装置 , 其工作状态对设备性能有决定性影响 。 油液污染物主要包括外部环境引入的杂质 、 内部零件磨耗碎屑及油品老化产物 , 长期积累会导致系统瘫痪或重大事故 。 因此 ,合理的油液污染防控机制至关重要 。 文章探讨了液压系统密封技术 、 油液过滤技术和油液污染监测技术等污染控制技术 , 以及液压系统预防性维护 、 故障诊断和维修更换等检修维护技术 。 通过某钢铁厂液压系统应用案例 ,展示了新型油液净化装置和预测性检修策略的实施过程及效果 。 结果表明 , 采用高效过滤和油液净化技术 , 油液清洁度显著提高 , 设备故障率和维修费用均有所下降 。 同时 , 在线监测和预测性维护技术的应用也有效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
  • 职业教育
  • 张 平 岳修杰 王雪兆 陈 雪
    中国机械. 2025, (13): 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 , 机器学习 ( ML ) 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教育领域 。 在机械工程领域 ,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依赖于教师主导的讲授式教学 , 缺乏个性化和灵活的学习方式 。 本文探讨了基于机器学习辅助的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改革策略 , 提出了一种结合机器学习技术的个性化教学方法 , 旨在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 首先 , 分析了当前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 包括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困难 、 缺乏实操经验以及学习内容与工业需求脱节 。 然后 , 通过引入机器学习技术 , 构建了一套基于智能推荐系统的教学平台 , 该平台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进行个性化推送 , 实时反馈学生学习进度和薄弱环节 , 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和优化建议 。 最后 , 总结了教学改革的主要成果 , 指出了当前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 并对未来机器学习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 加依达尔·程格斯汗
    中国机械. 2025, (13): 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步伐的加快,中等职业学校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培养 既掌握理论又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学生,成为中职教育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对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 而言,如何利用数字化教育资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探讨中职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课程数字化资源开发与应用的方法,旨在通过构建高效的数字教学体系,提升课程的 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养。
  • 唐卫东 郝 盼
    中国机械. 2025, (13): 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 教育领域逐渐迈向数字化转型 , 数字教材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工具 。机械制图课程作为机械工程的重要基础课程 , 正在逐步实现数字教材的应用 , 这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 , 还提升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 本文详细探讨了数字教材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现状 , 分析其带来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 并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建议 。
  • 陆建华
    中国机械. 2025, (13): 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中职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面临更高要求。本文探讨了“三 协同•五对接”服务型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学校智能制造专业群中的应用。通过校企行协同、德知技协同、课 证赛协同(三协同),以及课程体系与产业岗位群对接、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对接、学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对接、 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对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对接(五对接),构建适应智能制造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服 务型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表明,该模式显著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与职业素养,为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 有益参考。
  • 欧阳世佳
    中国机械. 2025, (13): 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快速发展 , 机电行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 而当前高职院校机电专业教学存在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 、 缺乏真实工业场景的实践环节等问题 。 因此如何将先进工业控制技术 ( 如MCGS 、 PLC控制等 ) 融入课堂教学 , 成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研究的方向 。 本文基于产教融合理念 ,探讨了MCGS在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及其与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结合的教学模式 。 并借助TPC7062K触摸屏与PLC控制系统的结合案例 , 提出了硬件与软件协同集成的教学策略 , 还基于MCGS软件与PLC硬件的接口设计 、 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及测试 , 探索了软硬件结合的实验平台建设与应用 。 本文研究表明 ,现代化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 为机电专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路径 。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