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

2025年, 第15期 刊出日期:2025-05-30
  

  • 全选
    |
    工业机器人
  • 蒋 亚 周思远
    中国机械. 2025, (15):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GV小车是一种新型的自动搬运设备 , 凭借较高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 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 针对不同场合环境 , 通过定制化设计 , 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 本方案针对现代化保障装备需求 , 设计了一款两种轮系自动切换工作的AGV小车底盘行走机构 , 具备精准定位行走与快速牵引专场运输的多功能用途 。本方案主要对车身底盘行走机构进行了详细结构设计与分析 , 同时对设计中的关键部位进行计算校核 。 结果表明 , 本方案设计的AGV小车底盘行走机构安全可靠 。AGV小车是一种新型的自动搬运设备 , 凭借较高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水平 , 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 针对不同场合环境 , 通过定制化设计 , 显著提升作业效率 。 本方案针对现代化保障装备需求 , 设计了一款两种轮系自动切换工作的AGV小车底盘行走机构 , 具备精准定位行走与快速牵引专场运输的多功能用途 。本方案主要对车身底盘行走机构进行了详细结构设计与分析 , 同时对设计中的关键部位进行计算校核 。 结果表明 , 本方案设计的AGV小车底盘行走机构安全可靠 。
  • 蔡 勋 蔡岳辰 程国利 刘风春 王晓晶
    中国机械. 2025, (15): 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打磨过程存在精度不足 、 质量波动大等问题 , 本文开展机器人自动打磨设备研究 。 通过优化设备机械结构 、 改进运动控制策略 、 完善工艺参数体系 , 建立了高精度打磨加工平台 。 试验结果表明 , 优化后设备打磨精度提升35% , 工作效率提高40% , 表面粗糙度达到 Ra 0.4 μm 。 工程应用验证表明设备具有良好稳定性 , 产品一次合格率达97% , 综合生产成本降低35% 。 该设备已在航空航天 、 精密模具制造领域推广应用 , 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
  • 郑 磊
    中国机械. 2025, (15): 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聚焦水下机器人液压动力系统性能提升研究 。 先阐述水下机器人及其液压动力系统的重要性 ,指出当前系统面临能效低 、 控制精度差等挑战 。 通过搭建试验平台 , 对系统进行性能测试 , 分析不同工况下系统在压力 、 流量 、 温度等方面的表现 , 揭示能效低下 、 元件可靠性与稳定性不足等性能问题及原因 。 进而提出性能提升策略 , 包括液压动力系统优化设计 、 控制系统优化创新以及系统整体结构与传动效率提升 。 研究表明 ,该研究为水下机器人液压动力系统性能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 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技术发展 。
  • 张 垚
    中国机械. 2025, (15): 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多障碍物环境下 , 现行方法在工业码垛机器人避障控制场景中应用效果不佳 , 避障率较低 , 无法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 为此提出工业码垛机器人避障控制 。 采用深度相机采集机器人作业环境图像 , 采用中值滤波与均值滤波的复合处理方法对图像滤波进行处理 , 通过图像轮廓与障碍物特征匹配识别并定位障碍物 , 根据机器人与障碍物的距离确定机器人位置调控量 , 生成避障路径 , 实现多障碍物环境下工业码垛机器人避障控制 。 试验证明 , 实行设计的方法后 , 工业码垛机器人的避障率达到95%以上 , 实现对机器人的精准避障控制 。
  • 张 宇
    中国机械. 2025, (15): 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机械臂运动时 , 关节的柔性会导致实际轨迹与期望轨迹之间产生偏差 , 尤其是在高速 、 高精度的轨迹追踪任务中 。 为此 , 开展工业搬运机械臂运行轨迹追踪控制方法研究 。 通过定义滑动平面和滑膜函数 ,结合动力学特性计算参数 , 采用Kelvin-Voigt模型构建工作环境 , 并计算出价值函数反映实际轨迹与期望轨迹需求的匹配程度 。 根据价值函数求解最优的反馈增益 , 进一步确定需要跟踪的修正轨迹 。 设计自适应迭代学习控制算法 , 通过持续修正控制输入使轨迹逐渐接近期望轨迹 , 从而实现工业搬运机械臂运行轨迹的精准追踪控制 。 实验结果表明 , 所提方法的轨迹跟踪误差趋近于0 , 在扰动工况的干扰下能准确追踪机械臂的运行轨迹 。
  • 赵颖颖
    中国机械. 2025, (15): 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机械臂是实现自动化与精确化操作的关键技术之一 , 其轨迹规划问题仍是目前的研究难点 。 研究选择适用性广泛 、 操作简单的PID控制器作为基础 , 并使用模糊控制进行优化 , 以应对非线性 、 强耦合与不确定性问题 。 研究结果显示 , 在和主流控制方法对比中 , 研究方法在各项性能指标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 其中误差率 、 标准差 、 平均误差与均方根误差的均值分别为1.3417 、 0.2096 、- 0.0349与0.2148 。 在存在外界干扰的情况下 , 研究方法的多数关节误差在 - 1.5 °~ 0.7 °。 上述结果说明研究方法提高了机械臂的精度 , 并为实现灵活与稳定的机械臂控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 航空航天先进制造
  • 皮 龙
    中国机械. 2025, (15): 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大型电动直升机是航空领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 其融合了电动技术的高效 、 低噪声和环保优势 , 有效解决了传统直升机复杂结构 、 高故障率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 本文基于中大型直升机的发展现状 , 结合国内外电动技术应用实例 , 系统分析了电动直升机的核心技术难点及未来发展趋势 。 研究重点包括基于电动技术的结构优化方案 、 电驱动优势及能源管理方法 , 并提出了通过电动技术实现在航空领域弯道超车的战略路径 。研究结果表明 , 随着电池技术的突破和适航性验证标准的完善 , 中大型电动直升机将在通用航空和城市空中交通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
  • 彭卫东 韩 禹
    中国机械. 2025, (15):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飞机电气系统维护效率低下的问题 ,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电气系统故障检测与维修方法 。 通过构建物理模型 、 电气模型和故障模型三层实时交互的数字孪生体 , 结合故障逻辑分析 , 实现飞机管理系统的故障统计整合与故障可视化功能 。 该方法可以提升飞机故障监控与检测的实时性与透明度 , 为飞机电气系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 王 雷1 王亦凡1 闫晓锋2 王宏斌2
    中国机械. 2025, (15):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某型副翼离合器用扭转弹簧是由 φ 5.2mm的65Si2MnWA钢丝卷制而成 , 在测试过程中出现断裂 。 本文以本批故障弹簧为研究对象 , 从断口形态 、 材质和弹簧的制造工艺等方面对断裂的弹簧进行综合分析 ,揭示了弹簧断裂的原因是表面处理时发生了应力腐蚀 , 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 试件经过测试验证了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 本文研究为相关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技术参考 。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 董明光
    中国机械. 2025, (15):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木工设备切割工艺存在技术落后 、 参数控制粗糙 、 适应性差等问题 。 为解决以上问题 , 本文深入分析了环境因素 ( 如温度 、 湿度等 ) 以及切割工艺 ( 如刀具 、 流程 、 切割参数等 ) 对木工设备切割精度的影响 , 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环境因素影响 、 切割工艺优化方案 。 通过案例分析 , 以某公司为研究对象 , 验证了本文提出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 研究结果表明 , 经过策略实施 , 该公司木工设备的切割精度得到明显提升 ,进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本文研究不仅为木工设备切割精度的提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 也为相关行业的工艺改进提供了参考 。
  • 王 栋
    中国机械. 2025, (15): 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铁塔工程建设对铁塔钢管加工精度要求的不断提升 , 热矫正成为改善钢管变形的关键工艺 ,因此深入研究其变形机理与矫正策略至关重要 。 本文通过对金属材料热塑性 、 热应力与残余应力以及加热冷却过程中组织变化的剖析 , 揭示铁塔钢管热矫正的变形机理 , 并从加热温度 、 冷却方式 、 矫正方法优化及残余应力处理等方面提出系统的矫正策略 ,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其有效性 。 本文研究旨在为铁塔钢管热矫正工艺提供参考 , 提升铁塔制造质量 。
  • 蔡 俊
    中国机械. 2025, (15): 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利用现代数控技术与自动化控制技术 , 对数控车床加工过程中的智能化编程 、 在线检测与自适应控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 通过建立数控车床加工过程的数学模型 , 设计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控制算法 ,实现刀具磨损补偿和加工参数自适应调整 。 研究结果表明 , 该系统可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 减少人工干预 , 加工效率提升20% , 工件表面粗糙度控制在 Ra 1.6 μm 以内 , 有效提高了数控车床的自动化加工能力 。
  • 范 飞 邵 玮 刘奇丰
    中国机械. 2025, (15): 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单晶硅片加工过程中切割精度波动大 、 抛光均匀性差等问题 , 设计了新型双排布线的多线切割系统和分区式压力控制的抛光装置 。 切割系统采用金刚石颗粒电镀线材 , 配备陶瓷导向轮和精密喷淋冷却装置 ; 抛光设备创新设计了微沟槽复合抛光盘结构和多回路温控系统 。 试验表明 , 改进后的切割线速稳定性提升75% , 进给精度达到 ± 1 μm ; 抛光压力分布均匀性提高35% , 温度波动控制在 ± 0.5 ℃ 范围内 。 生产测试显示 ,单片加工时间缩短25% , 加工良率提升至98.5% , 总厚度变化量控制在2 μm 以内 , 为大尺寸硅片制造提供了可靠的工艺保障 。
  • 王艳波
    中国机械. 2025, (15): 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现有的刀具磨损监测方法准确率低、聚类效果差,为此研究基于改进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 TBM刀具磨损监测。采集刀具磨损的实时监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磨损特征进行识别,通过迭代优化拉格朗日乘子来逐步逼近最优解进行分类。结合 AO 算法对支持向量机算法进行改进,优化寻优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急剧磨损阶段,同类故障之间的特征聚集,且不同类别之间区分明显;在 70 次迭代后,实验组采用本文提出的监测方法,准确率高达 90%,达到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
  • 闫仁强
    中国机械. 2025, (15): 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煤矿支护机械的制造精度和效率要求日益提升 , 传统的加工方式难以满足复杂结构和高精度零部件的生产需求 。 为解决这一问题 , 本文首先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构建支护机械模型 , 确保设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 接着讨论工件坐标系校准的具体实施步骤 , 以保证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准确性 ; 然后深入分析刀具路径规划策略 , 减少空行程时间 , 提高加工效率 ; 最后 , 基于材料特性和设备性能来优化切削参数 , 以达到最佳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 。 试验结果表明 , 应用五轴联动数控加工技术后 , 煤矿支护机械的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得到了有效提升 。
  • 赵乃中
    中国机械. 2025, (15): 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平压平模切机是包装印刷行业的重要设备 , 其智能化操作与自动化控制对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通过引入PLC控制系统 、 伺服驱动技术和机器视觉检测系统 , 实现了平压平模切机的智能化升级 。 研究显示 , 通过应用该技术 , 系统运行稳定性显著提升 , 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 废品率明显下降 。 同时 ,采用模糊控制算法优化压力控制精度 , 有效提升了模切精度 , 为包装印刷行业的智能制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 系统实际应用证实了该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先进性 。
  • 景凯凯
    中国机械. 2025, (15): 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智能车辆的机电传动设备中 , 减速箱处于高转速 、 强冲击的瞬态非平稳工况 , 导致难以识别其滚动轴承的故障状态 。 因此 , 提出非平稳工况下减速箱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 运用短时线性调频小波变换技术 , 对第 k 次谐波的瞬时频率进行估算 。 采用回归滤波器自适应调整带宽 , 以精确抽取第 k 次谐波成分 , 并通过Hilbert变换校正瞬时相位信息 , 估算参考轴的瞬时相位 。 通过角度域重采样和阶次谱分析 , 实现非平稳工况下减速箱滚动轴承的故障诊断 。 试验表明 , 通过应用所提出的故障特征提取技术 , 成功识别出减速箱滚动轴承外圈微小裂纹故障特征 , 与试验设置的故障类型一致 , 验证了技术的有效性 。
  • 辛少宇 张仕愿 梁盖胜
    中国机械. 2025, (15): 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精整加工可去除钛合金构件表层的氧化层及不平整部分 , 提高表面光滑度 , 确保钛合金构件的性能 。 本文针对钛合金表面精整加工开展研究 , 通过仿真分析和试验优化进给速度 、 主轴转速 、 切削深度等参数 ,有效控制加工的残余应力和表面粗糙度 , 提升钛合金表面精整加工质量 。
  • 能源与动力
  • 蔡铮阳 王贺南 张 鹏
    中国机械. 2025, (15): 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自主开发的事故分析程序GMAC , 对气冷微堆典型设计基准事故之一弹棒事故进行了动态响应特性研究 , 分析了堆芯功率 、 燃料最高温度 、 燃料平均温度 、 石墨平均温度和非能动热量导出系统载热功率等参数的变化过程 , 进而对气冷微堆固有安全性进行了分析 。 结果表明 , 只通过堆芯的反应性负反馈就能实现反应性和功率控制 , 堆芯热量可通过热传导 、 热辐射和自然对流等非能动方式传递到外界大气环境 , 燃料元件最高温度距离验收准则具有很大的裕量 。
  • 房云龙 马晓锋 刘丽丽 武海燕 朱笑千
    中国机械. 2025, (15): 8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精确测量和控制预埋板焊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从而保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中子通量监测部件安装过程中混凝土的性能,本文设计和制作了模拟试件,选用了 GL240 温度记录仪,并在模拟试件上布置了 10 处 K 型热电偶进行温度监测。通过分析各通道传感器温度监测结果,得到了焊接过程中与预埋板相接触的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用该焊接工艺及参数能够实现预埋板焊接时混凝土温度不超过270℃的目标,保障了 NFM 部件与混凝土预埋板的顺利焊接。该结论以及温度监测数据适用于壁厚均大于等于 10mm 的不锈钢部件与碳钢预埋板焊接组合,可以为混凝土温度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 田庆凯 岳 超 张 顺
    中国机械. 2025, (15): 9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矿供电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核心保障之一 , 随着煤矿生产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 供电系统的自动化 、 智能化程度也亟待提升 。 煤矿供电系统中的保护装置是保障电力设备运行安全 、 减少故障和事故发生的关键 。 本文探讨了煤矿供电系统保护装置的自动化改进方案 , 首先分析了现有保护装置的问题 , 进而介绍了自动化技术在保护装置中的应用 , 提出了保护装置的智能化设计 , 并讨论了故障诊断与响应机制 。 最后 ,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 , 展示了改进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
  • 刘天翼
    中国机械. 2025, (15): 9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反渗透膜组件作为污水处理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 ,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污染 、 堵塞 , 进而影响污水处理效率和膜的使用寿命 。 本文针对某石化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反渗透膜组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膜污染问题 , 系统分析了膜污染机理 , 并提出了化学清洗方案优化建议 。 研究表明 , 通过调整清洗药剂配比 、 优化清洗工艺参数 、 建立清洗效果评价体系 , 可有效提高膜组件的清洗效果和性能恢复率 。 本文研究为工业污水处理厂反渗透膜系统的运行维护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 。
  • 荆茂松
    中国机械. 2025, (15): 9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汽轮机的工作效率 , 对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尤为关键 。 因此需要对其进行精准检修与日常保养 。 本文探讨了汽轮机调速系统的精准检修与日常保养协同方案 ,以优化设备性能 , 减少故障停机时间 , 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 通过使用合理的检修技术和系统化的日常保养策略 , 能够确保汽轮机调速系统在复杂多变的工况下仍能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 提升系统的整体可靠性 ,延长调速系统的使用寿命 , 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
  • 郑 聪
    中国机械. 2025, (15): 1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热交换器的热效率提升问题 , 本文重点分析了结构设计和机械性能对热效率的影响 。 通过建立传热模型 , 量化了管束布局 、 折流板结构等设计参数与热效率的关系 。 机械性能测试数据显示管板变形量与热效率呈负相关 , 振动幅值超过临界值会导致换热效果急剧恶化 。 优化后的结构设计使换热系数提高18% ,将管板变形量控制在0.5mm以内可维持稳定的传热效果 。 建立的机械性能―热效率定量模型为热交换器的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 。
  • 陈庆华
    中国机械. 2025, (15): 1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空气或气体压缩过程中 , 压缩机会产生热量 , 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散发 , 会导致压缩机温度升高 , 影响其工作效率和性能 。 因此 , 对压缩机热管理系统进行合理设计与优化至关重要 。 本文在概述压缩机热管理系统的基础上 , 分析了当前冷却技术的优化方法 , 包括冷却介质的选择 、 冷却系统设计优化 、 主动冷却技术的应用以及热管理系统的智能化优化 , 并结合不同类型压缩机的应用案例 , 探讨了冷却技术优化的实际效果与实施措施 。 本文提出的压缩机冷却技术方案适应性更强 、 能效更高 , 为相关行业提供了科学的技术支持与实践指导 。
  • 安全与生产
  • 李 刚
    中国机械. 2025, (15): 1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解法作为铝提纯的核心工艺 , 其电解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效率会直接影响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成本 。 当前我国的电解铝设备管理与维护体系已难以适应实际生产需求 , 因此需要构建一套高效的管理与维护机制 。 本文在分析企业电解铝生产特点的基础上 , 分析了铝电解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设备故障及维修措施 ,提出了电解铝设备运行安全管理策略 。 本文研究旨在确保铝电解设备的稳定运行 、 延长其使用寿命 ,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 杨 坤
    中国机械. 2025, (15): 1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矿山生产中 , 选矿设备传动系统是关键的机械组成部分 , 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 本文详细探讨了选矿设备传动系统的构成与运行原理 , 系统分析了时域 、 频域及时频域振动分析方法 , 并通过数据采集 、 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 , 实现对选矿设备传动系统故障的准确诊断 , 并做出有效的维护决策 。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 , 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也为矿山生产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提供了参考 。在矿山生产中 , 选矿设备传动系统是关键的机械组成部分 , 其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生产流程的效率和安全性 。 本文详细探讨了选矿设备传动系统的构成与运行原理 , 系统分析了时域 、 频域及时频域振动分析方法 , 并通过数据采集 、 特征提取与模式识别 , 实现对选矿设备传动系统故障的准确诊断 , 并做出有效的维护决策 。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 , 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 也为矿山生产企业的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提供了参考 。
  • 钟传坤
    中国机械. 2025, (15): 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焦化机械设备作为重工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 其管理与维修保养对确保生产效率 、 产品质量和设备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随着焦化机械设备技术的发展 , 传统的设备管理和维修方法已不能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 。 本文系统探讨了焦化机械设备的管理方法及维修保养技术 , 首先介绍了常见的设备管理理念 , 随后分析了传统维修方法与现代化智能化维修技术的优缺点 , 并对比了不同维修技术的适用性 。 最后 , 结合设备管理的最新技术趋势 , 提出了焦化机械设备管理与维修保养的优化策略 。 研究表明 , 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化管理和预测性维护技术 , 可以有效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 , 减少故障率 , 保障企业生产安全 。
  • 王 飞
    中国机械. 2025, (15): 1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矿掘进机械设备作业效率直接影响矿井生产能力 。 研究针对某矿区EBZ-160型掘进机 , 采用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分析设备运行参数对掘进效率的影响 。 通过建立改进BP神经网络模型 , 确定截割深度 、截割角度 、 行走速度等关键参数最优组合 , 研发参数优化控制系统 , 实现设备工况自适应调控 。 优化后掘进效率提升32.5% , 设备完好率提升15个百分点 , 年创造经济效益680万元 。 研究成果为提高煤矿掘进机械设备作业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
  • 刘红彦
    中国机械. 2025, (15): 1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压缩机作为工业生产中的关键设备 , 其运行状态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 本文通过采集和分析压缩机振动信号 , 建立了振动特征与故障类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 实现了对压缩机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故障预警 。 采用小波变换和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 对压缩机不同部位的振动信号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识别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故障诊断体系 。 实验结果表明 , 该方法可有效识别轴承故障 、 叶片裂纹和不平衡等典型故障 ,总体诊断准确率达89.5% , 为压缩机预防性维护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 张文奎 吕歌星
    中国机械. 2025, (15): 13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力机车无线重联技术可提升铁路运输效率与编组灵活性,但运行过程中,易出现电流不一致的问题,影响机车的牵引性能,导致动力分配不均,还可能引发机车部件异常磨损、电气系统稳定性下降等风险,对铁路运输的安全与可靠性构成威胁。本文深入分析电力机车无线重联状态下电流不一致的原因,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为保障重联机车安全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 刘志其 王培君 李键基 张祎飞
    中国机械. 2025, (15): 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风机润滑系统是确保风机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 , 润滑系统的故障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 本文旨在研究风机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监测方法 , 重点分析润滑油状态检测 、 关键部件故障模式及机理 、 振动信号与润滑性能之间的关联等关键技术 。 研究采用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 , 基于实时监测实现故障趋势预测与信息可视化 , 通过智能算法构建多参数故障诊断模型 。 通过构建远程监测平台 , 提高润滑系统运行状态的透明性 , 并增强故障预警的准确性 。 研究表明 , 基于智能算法和实时监测平台的综合应用 ,可以有效提升风机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精度 , 降低设备故障率 , 并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 为风机润滑系统的智能化监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风机润滑系统是确保风机设备高效稳定运行的重要系统 , 润滑系统的故障直接影响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 本文旨在研究风机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监测方法 , 重点分析润滑油状态检测 、 关键部件故障模式及机理 、 振动信号与润滑性能之间的关联等关键技术 。 研究采用数据采集与融合技术 , 基于实时监测实现故障趋势预测与信息可视化 , 通过智能算法构建多参数故障诊断模型 。 通过构建远程监测平台 , 提高润滑系统运行状态的透明性 , 并增强故障预警的准确性 。 研究表明 , 基于智能算法和实时监测平台的综合应用 ,可以有效提升风机润滑系统的故障诊断精度 , 降低设备故障率 , 并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 为风机润滑系统的智能化监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
  • 职业教育
  • 陈妍珊 王 胜 向成刚 郑文智
    中国机械. 2025, (15): 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OBE理念 , 探索了研究型小课题在工程制图课程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 。 通过课程设计 、 教学实施和评价反馈 , 在BOPPPS ( 引入 ― 目标设定 ― 课前摸底 ― 参与式学习 ― 课后评估 ― 总结 ) 教学范式的基础上 , 提出符合当前职业院校教学特点的 “ 感知•规律•体系 ” 层序化教学策略 。 教学实践证明 , 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维度显著提升 。 本文的研究为工程制图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
  • 赵 华 甘沛沛 谭 浩 李思阳 韩 畅
    中国机械. 2025, (15): 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航空工业的快速发展 , 对航空发动机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 高职教育为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 急需更新教学模式与手段 , 以适应行业发展的新要求 。 虚拟仿真技术因其高效 、 安全的特性 ,在技术教育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 如在航空发动机的教学中 , 能够提供无法通过传统教学手段实现的复杂操作与实训经验 。 因此 , 本文就高职教育航空发动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进行深入探讨 , 以期望通过科学的项目规划与实施 , 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 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
  • 吕 祎 吴何畏 肖光润
    中国机械. 2025, (15): 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计算方法数字化课程中 , 引入知识图谱技术 , 不仅可以系统地整合和组织课程中的复杂知识体系 , 为学生提供直观 、 关联性强的学习资源 , 还支持跨学科教学 , 通过在教学中关联学科前沿和产业技术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和贯通 , 且能够推动智能化教学 , 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推荐 , 提升教学效果 。基于此本文探讨知识图谱在计算方法数字化课程中的建设与创新实践 。 在分析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资源建设背景的基础上 , 构建了计算方法课程的知识图谱体系 , 阐述了知识图谱的计算方法课程教学的实践过程 。 引入知识图谱技术促进了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 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为计算方法数字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实践提供了参考 。
  • 王晓梅
    中国机械. 2025, (15): 15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光伏工程技术的教学体系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 本文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 ( AI ) 技术的课程内容更新与教学模式创新方法 , 旨在探讨人工智能驱动下 , 如何优化光伏工程技术专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 模块化课程体系通过将光伏工程相关课程划分为若干独立且相互衔接的模块 , 便于灵活调整和个性化教学 。 在光伏工程技术课程中引入AI技术的相关模块 , 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 , 还能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从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光伏工程技术专业人才 。
  • 毛 晶
    中国机械. 2025, (15): 15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 , 劳动力市场对高素质 、 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 。 在提升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方面 , 传统教育模式已难以充分满足现代行业发展的需求 。为应对这一挑战 , 高职院校逐步推行育训融合模式 , 将理论学习与职业技能培训紧密结合 , 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 。 因此 , 本文探讨了育训融合模式在提升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中的应用路径 , 旨在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
  • 郑明强
    中国机械. 2025, (15): 1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高职机械专业教学模式需要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需求 , 项目导向教学模式通过项目任务驱动学生掌握核心技能 , 本文针对机械专业特点 , 设计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 , 构建任务分解与课程融合的模块化体系 ,重点探索机械加工与装配等典型项目的实施路径 , 包括任务设计 、 技术参数控制和评价机制优化 。 借助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并以加工精度 、 效率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 , 提出企业与学生参与的反馈机制 , 以提升教学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 为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提供技术参考与实践指导 。
  • 李 婷
    中国机械. 2025, (15): 16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实践 , 对 “ 双师型 ” 教师队伍的建设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在分析其建设内涵 、 价值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 提出了通过开展研讨活动 , 转变教学和人才培养观念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 深化校企合作教学创新培训等建设策略 , 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动态观察 、 评估和优化 , 以期建立一套科学又可行的创新团队建设模式 , 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素质 , 为相关专业和职业教育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
  • 陶 慧
    中国机械. 2025, (15): 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 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意义重大 。 本研究探讨了PBL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数字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 选取80名中职 “ 1+X ” 工程制图考证班学生 ,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人 。 研究组采用PBL教学法 , 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 。 结果显示 , 研究组在考核成绩 、 综合能力评分和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 0.05 )。 表明在机械制图课程数字化教学中应用PBL教学法 , 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 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
  • 毛凌然
    中国机械. 2025, (15): 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研究聚焦于人工智能技术在中职数控技术 CAD 课程中的实践应用,通过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探讨了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有效提高了学生在专业技能和实际操作方面的表现。这一发现为职业教育领域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实践指导。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