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检索
×
文章快速检索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简介
编委会/专委会
编委会
专家指导委员会(中机智库)
青年编委会
投稿指南
期刊在线
当期目录
在线杂志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虚拟专刊
期刊订阅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2025年, 第18期 刊出日期:2025-06-30
封面文件
目录文件
全选
|
工业设计
Select
高效融雪剂搅拌站工艺设计及设备选型
姜明彬 李继良 耿 波 王震亮 何聪岩
中国机械. 2025, (18): 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 冬季扫雪铲冰作业要求的提高及土地资源的稀缺 , 高效融雪剂搅拌站作为城市管理的重要设施 , 其设计优化 、 设备选型和利旧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 本文以北京市某融雪剂制备系统项目为例 , 在原有矩形曝气水池的基础上进行利旧改造 , 从工艺流程设计 、 融盐池结构优化 、 工艺管道防腐 、 关键设备选型 、 施工及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 研究表明 , 合理的利旧设计与配置显著提高了融雪剂制备效率 , 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 。 本文研究为提升融雪剂制备效率 、 降低运行成本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
Select
基于机械隔振原理的电梯减振系统设计与优化
陈维平
中国机械. 2025, (18): 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梯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振动 , 不仅会影响乘坐舒适度 , 还会加速电梯磨损 , 缩短其使用寿命 , 亟须有效解决方案 。 针对高层建筑电梯振动问题 , 本文设计了基于机械隔振原理设计的多级减振系统 。 通过建立精确振动模型 , 分析振动源特性及传递路径 , 设计了包含弹簧 - 阻尼组合结构的隔振装置 。 实验证明 , 该系统在2 ~ 15Hz频段内隔振效率达到85%以上 , 大幅提升了电梯运行平稳性 、 舒适度 。 且经过参数优化后 , 系统总重量较优化前降低 , 成本降低 , 同时隔振性能提升 。 该减振系统设计为其他类型减振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
Select
人机工程学视角下的机械设备工业设计优化
孙先锋
中国机械. 2025, (18): 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机械设备工业设计中 , 应用人机工程学原理有助于提高设备可用性与操作效率 。 在人机工程学视角下 , 本文探讨机械设备工业设计优化 。 通过多组参数对比试验分析了人机尺寸匹配 、 操作界面布局及控制元素反馈对操作体验的影响 。 试验收集了60名不同年龄段操作者的使用数据 , 结果显示 , 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能够降低操作者的操作疲劳度 , 提高任务完成速度 , 减少错误率 。 优化后的设计方案中 , 工作台高度与操作者肘高差值保持在 ± 50mm内 , 操作距离控制在前臂长度的60% ~ 80% , 控制元素采用形状与颜色复合编码 ,多模态反馈系统集成视觉 、 听觉与触觉信号 。 人机工程学优化方案显著改善了机械设备操作体验与工作效率 ,为工业设计实践提供了新思路 。
Select
柱状物表面涂覆设备结构设计与优化
冯文武 甘玉洁 贾 瑞
中国机械. 2025, (18): 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升柱状物表面涂覆设备的自动化水平 , 本文针对主药柱表面涂覆工艺优化展开研究 , 系统地开展自动涂覆技术的研究与设计工作 。 通过优化涂覆设备运行机制和改进涂覆过程的控制流程 , 显著提升了涂覆效率 、 均匀度 , 同时有效保障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 并降低了单位产品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成本投入 。 本文研究有助于推动企业实现 “ 人机隔离 、 机器换人 、 全封闭式生产线 ” 的目标 , 为实现工业生产的智能化 、 标准化以及全封闭式流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和技术路径 。
Select
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分拣搬运机器人伺服控制
杨 跃
中国机械. 2025, (18): 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复杂环境中 , 分拣搬运机器人依赖于预设输入信号运行 , 其控制精度受限 。 为此本文研究基于非线性干扰观测器的伺服控制方法 。 首先建立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 反映其工作动态效应 。 基于此模型 , 设计非线性干扰观测器 , 实时估计并补偿干扰项 。 最后结合模型与观测器 , 运用增量式PID控制和伺服控制器 , 实现机器人运动的精确控制 。 试验结果表明 , 该控制方法可以准确无误地检测出目标工件 , 且在复杂工业环境下 ,机器人轨迹跟踪精度显著提升 , 与目标轨迹高度吻合 , 适用于对控制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 本文研究为分拣搬运机器人高精度伺服控制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
Select
输送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覃 娟
中国机械. 2025, (18): 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 输送机械手在工业现场得到广泛使用 。 本文以自动化生产线中的常用机械手为例 , 剖析输送机械手的控制要求 , 采用信捷XD5E系列PLC和TGM系列触摸屏 , 完成机械手的总体方案设计 、 硬件设备选型 、 气路设计 、 电路设计等 , 并进行了控制系统程序设计 、 远程运维系统设计 。 通过调试 ,该输送机械手能够很好地满足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搬运需求 , 运行效果良好 。 本文研究为工业自动化生产线的物料搬运作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
机械制造与智能化
Select
钛框架焊接应力与焊接变形产生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郝伟伟 孙旭东
中国机械. 2025, (18): 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钛框架凭借其优异的强度重量比和耐腐蚀性能,在航空航天和生物医疗等高要求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钛合金焊接过程中易产生高残余应力和显著变形,严重影响结构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基于此,本文系统分析了钛框架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成因,重点探讨了材料相变、不均匀性以及不同接头类型与几何形状对应力集中和变形的影响机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和应用振动时效(VSR)技术等控制措施,以有效降低残余应力和控制焊接变形,提升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与结构稳定性。研究成果为钛框架焊接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Select
双轴精密转台俯仰轴系精度分析与测量
曹正凯 徐泽敏 于 洋 刘 军 钟正虎
中国机械. 2025, (18): 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基于双轴精密转台的机械结构形式及运动特点 , 介绍了双轴精密转台俯仰轴系的回转误差原理 , 深入分析了影响俯仰轴系精度的因素并对误差进行了数值计算 , 最后对完成台体装配后的俯仰轴系精度进行了测量 。 俯仰轴系实际测量精度与理论计算数值接近 , 进一步证明了俯仰轴系理论分析的合理性和测量方法的合理性 , 为双轴精密转台俯仰轴系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对双轴精密转台的装配生产也具有指导意义 。
Select
基于 3D 打印技术的煤矿液压支架零部件制造与修复技术研究
孙兆新 鹿晓林
中国机械. 2025, (18): 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矿液压支架零部件在长期高负荷使用后,容易出现磨损、裂纹和断裂等问题,传统修复方法如焊接、铸造等存在修复精度不足、修复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3D打印技术的煤矿液压支架零部件修复方法,能够高效、精准地修复受损部件,避免传统修复方法中的精度问题和材料浪费。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和仿真试验,分析了该方法在修复质量、修复周期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并验证了其在煤矿液压支架修复中的应用潜力。
Select
复杂机械结构的自动化焊接工艺优化分析
佩 迪
中国机械. 2025, (18): 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自动化焊接技术是实现复杂机械结构高质量制造的关键手段 。 针对复杂结构件在焊接过程中存在的轨迹规划困难 、 变形控制不足 、 质量监测滞后等问题 , 本文开发了基于数值模拟与机器学习的焊接工艺优化系统 。 该系统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预测焊接变形 , 设计智能路径规划算法优化焊接顺序 , 构建多传感器在线监测系统实现质量实时评估 。 工程应用结果表明 , 优化后的自动化焊接系统有效提高了复杂结构件的制造质量与效率 , 焊接变形量降低40% , 生产效率提升35% , 焊缝质量合格率达到92.5% , 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Select
压力管道与机械设备连接处的应力与变形研究
高 辛 王 点
中国机械. 2025, (18): 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压力管道与机械设备连接处是工业系统的薄弱环节 , 其应力分布与变形特征直接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 本文通过有限元分析结合试验测试 , 揭示了连接处的应力分布规律与变形机理 。 试验应用应变片测量技术获取了管道 ― 设备连接处在静态压力 、 温度循环 、 振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场数据 。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实现了连接处表面位移场的精确测量 。 结果证实连接处应力集中发生在焊缝过渡区 , 最大应力值随工作压力呈非线性增长 。 温度波动引起的热应力对连接处疲劳寿命产生显著影响 。 基于正交试验确定了各影响因素的贡献度 , 建立了应力 ― 变形关系模型 。 基于应力与变形分析结果 , 提出了连接结构的优化方案 , 以降低应力集中程度 , 提高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
Select
基于3D打印的机械零部件快速成型技术研究
詹志群
中国机械. 2025, (18): 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聚焦基于3D打印的机械零部件快速成型技术 , 选取铝合金和聚乳酸为试验材料 , 运用熔融沉积成型 ( FDM ) 和选择性激光熔化 ( SLM ) 技术以及压铸 、 注塑成型工艺制造零部件 。 对成型零部件进行拉伸强度 、 硬度 、 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性能测试 , 建立性能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 结果表明 , 3D打印的铝合金零部件的拉伸强度高于压铸工艺 , 但塑性和表面质量有差距 ; PLA材料的3D打印件表面粗糙度高于注塑成型件 。 3D打印在小批量 、 复杂结构零部件制造上优势明显 , 传统工艺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 本文为3D打印技术在机械零部件制造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 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Select
碳钢浓碱储罐设计与制造工艺分析
赵治波 仝爱丽 孙昌伟
中国机械. 2025, (18): 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以某公司生产的常压20m3浓碱 ( 40% ) 储罐为例 , 浅谈碳钢浓碱储罐的设计与制造工艺 。 罐体以常压容器标准进行设计并采用压力容器校核软件校核罐体强度 , 罐体附件根据设备及用户要求进行设计和选择 。 筒体成形 、 焊接严格按照工艺参数执行 , 并且对筒体进行防腐处理 。 通过严格的质量检测 , 可以制造出安全 、高效且耐用的储罐 。 安全可靠的碳钢储罐可以广泛应用于浓碱储存 , 为化工及其他行业液体储存提供保障 。
Select
基于3D打印技术的机械产品制造工艺创新
雪 原
中国机械. 2025, (18): 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机械产品制造工艺面临复杂结构制造困难 、 定制化能力不足 、 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 , 3D打印技术作为新兴制造手段展现出应用潜力 。 文章详细阐述了3D打印技术原理 , 分析机械产品制造工艺技术要求 ,构建了包含数字化设计系统 、 增材制造执行系统和后处理系统的3D打印制造工艺系统 , 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深入探讨 。 通过搭建仿真环境 , 选取典型零件 , 对比3D打印 ( FDM 、 SLS 、 SLM ) 与传统制造工艺 ( CNC机加工 ), 研究不同材料与工艺参数对成形精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试验结果表明 , 3D打印技术在复杂结构制造 、材料高效利用和轻量化设计方面优势明显 , 不同3D打印技术在精度 、 力学性能 、 表面质量和能耗等方面各有优劣 。
Select
数控机床在机械复杂曲面加工中的技术优化
黄 轶
中国机械. 2025, (18): 6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控机床在机械复杂曲面加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 但加工精度和效率仍存在提升空间 。 本文通过建立复杂曲面数学模型 , 优化刀具路径规划策略 , 采用自适应进给速度控制算法 , 结合高速切削工艺参数优化试验 , 实现了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双重提升 。 试验结果表明 : 优化后的加工方案使表面粗糙度降低了35% , 加工效率提升了28% 。 同时建立了复杂曲面加工参数优化模型 , 为类似曲面加工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该研究对提高数控机床在复杂曲面加工中的应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Select
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静电喷涂机器人喷涂轨迹优化
沈吉义
中国机械. 2025, (18): 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静电喷涂机器人喷涂轨迹优化方法在障碍物躲避和路径长度等方面存在不足 , 且易陷入局部极值陷阱 。 为此 , 本文研究基于改进灰狼算法的静电喷涂机器人喷涂轨迹优化方法 。 首先 , 构建静电喷涂机器人喷涂轨迹模型 , 确保喷枪能够按照预定的路径移动 。 然后 , 运用灰狼算法搜索最优喷涂路径 , 但在此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 。 因此改进灰狼算法 , 引入自适应权重方法 , 确定最优喷涂路径 , 使静电喷涂机器人能够准确地完成喷涂任务 。 试验结果表明 , 本文提出的静电喷涂机器人喷涂轨迹优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能够提高喷涂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
能源与动力
Select
基于强化学习与差分进化算法的压缩机参数识别研究
张二祥1 谢国峰1 李思语2 施纯森2,
中国机械. 2025, (18): 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离心压缩机特性曲线的准确表达对保证压缩机稳定运行 、 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本文以单级离心压缩机特性曲线理论模型为例 ,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深度神经网络强化学习算法与差分进化算法的特性曲线参数识别方法 , 通过学习理想条件下不同压缩机未知参数的求解策略 , 求解特性曲线在噪声工况下的最佳表达参数 。 试验表明 , 相比其他典型的参数识别算法 , 该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 能够优化特性曲线的预测性能 , 对压缩机优化 、 异常工况的预防具有良好的参考意义 。
Select
燃煤机组公用输粉系统输粉量波动精益改善探析
李海明
中国机械. 2025, (18): 7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我国电力现货交易市场的持续建设 , 相关燃煤机组启停频繁 , 日内启停调峰次数明显增多 ,输粉系统输粉量波动导致的机组发电量减少 、 厂用电增加 、 电量考核增多等问题频发 , 生产成本骤增 。 本文利用精益管理理论对某火电企业公用输粉系统进行输粉量波动精益改善探究 , 首先通过现状诊断进行末端因素分析 , 然后探究制定 、 实施有效对策 , 最后对改善效果进行检验 。 结果表明 , 该公用输粉系统输粉量波动精益改善后每月总工时减少浪费约31% , 每月总耗材费减少浪费约43% , 浪费现象明显改善 , 生产成本显著降低 。 这为同类型燃煤机组改善公用输粉系统输粉量波动提供了理论和应用依据 , 对提升燃煤机组整体运行可靠性和经济性水平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
Select
基于物联网的煤矿机电系统远程监控与智能运维
甄明哲
中国机械. 2025, (18): 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传统煤矿机电系统监控手段落后 、 维护效率低下等问题 , 研究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远程监控与智能运维平台 。 该平台采用分布式传感网络采集设备运行数据 , 通过边缘 ― 云协同计算框架实现实时监测 , 结合深度学习算法构建故障预测模型 。 试验表明 , 系统状态识别准确率达97.3% , 可提前48h预警潜在故障 ,设备可用性提升38% , 维护成本降低45% , 投资回报率达580% , 为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新思路 。
Select
底置柜手车操作摇把改进与应用
王 瀚
中国机械. 2025, (18): 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底置柜手车操作摇把是电气设备中用于操作配电装置的关键部件 , 其设计的舒适性 、 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设备的稳定性 。 本文针对底置柜手车操作摇把的现状进行分析 , 提出了改进方案 , 包括人体工学优化设计 、 安全防护设计 、 材料与工艺提升和智能化改进 , 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展示了改进后的应用效果 , 提高了操作便捷性 , 减少了设备故障率并降低了维修成本 。
Select
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宋 红 宋益凯 董丽玲
中国机械. 2025, (18): 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 , 一旦发生故障 , 不仅会导致大范围停电 , 造成显著的经济损失 ,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 甚至威胁人员的生命安全 。 因此 , 如何有效监测变压器运行状态并及时诊断潜在故障 , 成为电力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 本文以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为研究重点 , 通过整合状态采集模块 、 数据处理模块和故障诊断模块 , 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监测与诊断系统 。 试验结果表明 , 该系统具备高效的响应速度 、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稳定的数据传输性能 , 能够实现对变压器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和故障的精准诊断 。 本文研究为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
机械工业应用
Select
金矿开采中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效率提升
许 凡1 王洪增2
中国机械. 2025, (18): 9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以金矿开采工艺流程为切入点 , 着重呈现该技术在采矿设备改进 、 选矿环节优化和安全管理方面的嵌入形式 。 智能采矿机器人 , 远程操控系统同步应用 , 加上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 , 这一系列条件促使金矿的开采效能 、 安全系数及经济价值获得显著跃升 , 再通过实际案例剖析技术作用效果 , 为金矿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
Select
改进遗传算法在卷烟厂制丝车间蒸汽管网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钦 华 伍芷仪 陈 程 袁誉钊 沈成功
中国机械. 2025, (18): 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卷烟厂制丝车间空间有限,设备布置密集,管网路径不得不绕行或迂回,导致管网布局复杂、路径冗余,增加了蒸汽的消耗量。因此,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卷烟厂制丝车间蒸汽管网优化配置方法。研究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卷烟厂制丝车间蒸汽管网优化配置,以蒸汽消耗和电消耗之和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设置质量平衡约束条件,构建卷烟厂制丝车间蒸汽管网用能优化配置模型。采用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求解模型,得到卷烟厂制丝车间蒸汽管网最佳优化配置方案。试验表明,卷烟厂制丝车间蒸汽管网优化配置后,蒸汽消耗量显著降低,且管段流速平稳,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Select
智能技术在煤矿机电运输系统优化中的应用
秦 志
中国机械. 2025, (18): 10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矿机电运输系统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矿山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 。 传统的运输系统存在设备老化 、 调度效率低和维护不足等问题 , 为提升运输效率与安全性 , 研究构建基于遗传算法融合蚁群算法的运输系统 。 研究结果显示 , 应用该系统后资源利用率提高8.7% , 设备等待时间减少约15% 。 利用改进的GA-ACO融合算法 , 结合深度学习对设备故障进行预测和优化维护 , 预测准确率达到94.6% , 可以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机时间 。 综上所述 , 研究改进的系统在煤矿机电运输中可以有效提升运输效率与安全性 , 还可以为智能矿山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 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
Select
自监督学习算法在石油钻机故障预测中的应用
秦继红
中国机械. 2025, (18): 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实现对设备故障的精准预测 , 控制模型训练过程中的损失度 , 基于自监督学习算法的应用 , 以石油钻机设备为例 , 对其日常维护故障预测方法进行设计 。 利用自监督学习技术 , 从大量无标签的石油钻机运行数据中挖掘设备状态特征 , 构建故障预测模型 。 在此基础上 , 根据设备历史数据不断优化预测模型 , 提高预测的准确性 。 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设备运行状态 , 结合自监督学习的故障预测能力 , 实现对石油钻机设备故障预测结果的优化 。 对比试验表明 , 该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设备故障的精准预测 , 还能降低模型训练损失 ,保证预测结果的可靠性 。
Select
电梯电气安全回路接地异常智能检测技术研究
孔燕峰
中国机械. 2025, (18): 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存在多种运行状态 , 而每种状态下电气安全回路中的电流会有不同的正常波动范围 , 造成在复杂的运行工况下难以准确区分正常波动和接地异常导致的电流变化 , 从而出现误判 , 影响检测精度 。 因此 , 为提高检测精度 , 研究电梯电气安全回路接地异常智能检测技术 。 本研究采用电流互感器测量电梯电气安全回路中电流 , 基于此 , 结合专家知识库和规则推理机制 , 以更灵活地适应各种复杂情况 , 准确区分正常波动和接地异常导致的电流变化 , 完成电梯电气安全回路接地异常智能检测 。 试验结果表明 , 应用所提技术检测不同类型的电梯电气安全回路接地异常时 , 平均异常检测率为96.27% 、 平均正确隔离率为95.89% 、 平均延时为31.4ms , 验证了该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与效率 。
Select
智能制造技术在机械设计制造领域的应用分析
李伟杰 焦 腾
中国机械. 2025, (18): 1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 机械设计制造领域对智能制造技术的运用越来越重视 。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机械设计制造过程中智能制造技术的具体应用状况 , 通过深入剖析智能制造技术在产品设计 、 生产过程 、 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揭示其在提高机械设计制造效率 、 降低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中的作用 。
Select
激光测量技术在机床误差补偿中的应用
方玉涵
中国机械. 2025, (18): 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激光测量技术凭借微米级测量精度和实时动态检测能力 , 在机床误差补偿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本研究采用激光干涉仪对机床运动过程中的定位误差 、 角度误差和垂直度误差进行测量 , 建立了基于激光跟踪测量的空间误差补偿模型 。 经过补偿试验验证 , 激光测量辅助下的误差补偿方法使机床定位精度提高了65% , 空间误差减少58% , 加工精度提升50%以上 。 实验数据表明 , 激光测量技术为机床精度提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
Select
承压类特种设备安全检验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王 萌 王晓璐 何 一
中国机械. 2025, (18): 1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承压类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 , 其安全检验对预防事故至关重要 。 随着技术进步 , 自动化检验技术逐渐替代传统人工检验方法 , 显著提高了检验效率与精确度 。 本文系统分析了机器视觉检测 、 无损检测机器人 、 智能传感监测网络与大数据分析平台在承压设备检验中的应用 , 探讨了这些技术的工作原理 、 技术特点及应用案例 。 研究表明 , 自动化技术在提高检验质量 、 降低人员风险及优化检验流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未来将向数字孪生 、 人工智能算法与云平台集成方向发展 , 为承压设备安全保障提供技术支撑 。
安全与生产
Select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矿山机械设备液压系统泄漏故障识别
曹卫香
中国机械. 2025, (18): 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的矿山机械设备液压系统泄漏故障识别方法仅能捕捉液压系统的历史压力变化 , 存在故障识别准确率低等问题 。 为解决这些问题 ,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矿山机械设备液压系统泄漏故障识别方法 。 该方法通过布置压力监测点实时捕捉并记录液压油的压力变化数据 , 利用粒子群算法的学习因子处理压力变化数据 , 并对数据权重进行动态调整 。 然后采用线性分析和核函数提取压力数据故障特征矢量 , 构建泄漏故障识别模型 , 再运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泄漏故障识别模型进行训练 , 实现矿山机械设备液压系统泄漏故障识别 。试验结果表明 , 设计方法总体故障识别精度与实际检测的故障情况高度一致 ; 正常状态下 , 设计方法故障识别时间为0.12s , 漏报率和误报率均为0 。 本文方法为矿山机械设备液压系统泄漏故障识别提供了新思路 。
Select
变转速下行星齿轮箱齿轮局部振动故障识别
景凯凯
中国机械. 2025, (18): 12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变转速条件下 , 传统故障识别方法难以准确捕捉和处理齿轮振动调制信号 , 从而影响故障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因此 , 本文提出变转速下行星齿轮箱齿轮局部振动故障识别方法 , 首先对齿轮振动信号进行时域同步平均处理 , 以消除调制影响 , 提高信噪比 ; 然后捕捉齿轮振动信号的故障特征信息 , 利用支持向量回归 ( SVR ) 方法对提取的故障特征信息进行分析 , 并对齿轮局部振动故障特征进行分类 ; 再根据分类结果计算各故障类型的概率 , 判断齿轮的具体振动类别 , 从而实现对行星齿轮箱齿轮局部振动故障的识别 。 实验结果表明 : 该方法的识别准确度最高 , F1分数达到0.97 。 本文方法为准确识别变转速下行星齿轮箱齿轮的局部振动故障提供了思路 。
Select
基于柯西变异粒子群算法的精密模切设备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陈 华
中国机械. 2025, (18): 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精密模切设备故障诊断过程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困境,限制了诊断精度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基于柯西变异粒子群算法的精密模切设备故障诊断方法。通过高精度相位传感器构建传感网络,结合算法处理采集到的信号,自动提取故障特征相位信息。运用小波变换技术提取故障特征信息,并通过集成卷积神经网络来进行深度多层次的分析,从而构建出一个自动化的故障诊断与分类系统。引入柯西变异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故障诊断算法的性能。通过自适应阈值降噪与粒子群优化算法训练小波神经网络分类器,实现精密模切设备故障的快速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成功采集故障信号,测试结果显示平均误报率为 2.2%、漏报率为 3.5%、响应时间为 0.79s,展现出良好的故障诊断性能。
Select
压缩机设备的现场检查与故障诊断技术优化
庞孝强
中国机械. 2025, (18): 13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研究旨在优化压缩机设备的现场检查与故障诊断技术 , 提高设备可靠性与生产稳定性 。 通过构建先进的设备状态监测体系 , 结合小波分析和神经网络算法对P-V图特征参数进行提取与诊断 , 实现了对气阀 、活塞环等关键部件故障的精准识别 。 研究建立了基于膨胀过程综合指数的诊断方法 , PSO - BP神经网络模型对故障预测准确率显著提高 。 同时提出智能传感器与数字孪生技术结合的可视化诊断系统 , 为压缩机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 显著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
Select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常见故障排查与解决措施分析#br#
#br#
陈 辰
中国机械. 2025, (18): 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 ( ICP-MS ) 在长期使用中常面临螺旋泵故障 、 高压电源稳定性下降 、 等离子体不稳定及离子传输效率降低等问题 , 影响分析精度和仪器性能 。 本文旨在识别并解决这些常见问题 。 通过对工作原理与系统构成的分析 , 深入探讨了故障原因 , 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维护策略 。 研究重点提出了蠕动泵 、 进样系统 、 炬管和离子光学系统的日常维护措施 。 这些措施能显著提升仪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确保ICP-MS仪器在关键分析中的高效与精确性 。
Select
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分析
赵立元
中国机械. 2025, (18): 14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探讨了铁路内燃机车柴油机的常见故障类型 、 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阐述了常见故障主要包括启动困难 、 功率不足 、 排气异常 、 机油压力异常及冷却系统故障等 。 启动困难可能由启动系统 、 燃油系统或压缩压力不足引起 ; 功率不足则与进气系统 、 燃油系统和排气系统故障相关 ; 排气异常表现为黑烟 、 蓝烟或白烟 ;机油压力异常可能因机油量不足 、 滤清器堵塞或机油泵故障引起 ; 冷却系统故障则涉及水温过高 、 过低或冷却液泄漏等 。 针对这些故障 , 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维护和修复措施 , 强调定期检查 、 清洁和更换关键部件的重要性 ,以确保柴油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
职业教育
Select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职机械专业产教融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魏梦冰
中国机械. 2025, (18): 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适应智能制造发展的新需求,提升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同时结合中职机械专业的育人现状,本文提出并构建了以“一核心双引擎三对接四协同五赋能”为架构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通过智能制造内循环与产教协同外循环形成双引擎驱动,从课程内容、实训项目及评价标准等方面实现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通过校企协同、资源共享、过程优化、育人融合等多维互动机制,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通过“一核心”统领全局,“双引擎”提供动力,“三对接、四协同、五赋能”分层实施,有效优化了实践教学过程的科学性与实效性,为中职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持。
Select
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机械产品表达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罗宏博 王建吉 连 潇 刘 阳
中国机械. 2025, (18): 15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 OBE 理念、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和地方高校学生学情,本文对机械产品表达课程体系进行了教学内容结构、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及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教学过程中教学团队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采用任务驱动的项目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新技术和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势,使“理论―实践―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为机械行业新发展阶段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的应用型人才。
安全与生产
Select
产教融合背景下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分析
高 锐 邓小芳
中国机械. 2025, (18): 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产教融合的战略背景下 , 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具有关键性意义 。 本文深入剖析产教融合对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的作用 , 并从重构课程体系 、 革新实践教学模式 、 整合利用教学资源以及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机制四个维度提出教学改革策略 , 旨在为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人才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 推动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教学与时俱进 , 更好支撑产业升级 。
职业教育
Select
基于OBE的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与实践#br#
#br#
杜 杰
中国机械. 2025, (18): 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OBE理念引入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 , 对于提高教学质量 、 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分析机械制图教学现状的基础上 , 不仅深入剖析了教学内容脱离工程实际 、 教学方式单一及评价模式片面等突出问题 , 而且立足OBE理念 , 从构建面向工程实践能力的课程目标体系 、 合理设置考核评价指标 、 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 , 对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进行了系统探讨 , 以期为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提供参考 。
Select
面向新工科的机械类专业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研究
胡勇文
中国机械. 2025, (18): 1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在促进不同学科知识融合并形成跨学科思维等方面有重要意义 。 目前高校在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中仍面临学科边界模糊 、 教学资源整合不足 、 校企协同机制不完善等挑战 , 制约了跨学科教育的有效实施 。 本文构建了一套模块化 、 层次化 、 动态优化的跨学科课程体系 , 并提出了跨学科课程体系的优化策略与实施路径 。 该体系涵盖基础知识支撑 、 核心专业融合 、 跨学科交叉 、 实践创新拓展和综合素养提升五大模块 , 并通过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 实现推动产业资源与教育体系的深度融合 。
Select
机械电子专业现代控制理论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王立博
中国机械. 2025, (18): 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机械电子专业的现代控制理论课程中存在的教学难点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等问题 , 本文通过引入项目式教学 、 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 、 开发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等手段进行教学改革 。 实践表明教学改革后 ,学生课程参与度提升了35% , 考试及格率提高了28% , 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 实验数据显示 , 使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学生在系统建模 、 控制器设计等核心知识掌握程度比传统教学提高了40% 。 该教学改革成果为机械电子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了可推广的经验 。
Select
基于质量文化建设的航空文化传承路径研究
李俊洁1 李广乾2 袁 忠1 周 珩1 田宏宇1
中国机械. 2025, (18): 1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航空特色文化包含 “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安全至上的责任意识 、 协同创新的团队理念 、 追求卓越的价值导向 ” 四维内涵 , 其与高校质量文化在育人目标上具有高度契合性 。 针对当前航空文化传承过程中存在的文化传承的碎片化 、 行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融合不足 、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 、 新媒体时代传承方式滞后等问题 , 本文以文化管理理论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为基础 , 采用混合研究方法 , 系统探究了航空特色文化融入高校质量文化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 构建了 “ 价值引领 - 制度保障 - 行为塑造 - 环境浸润 ” 四维融合模型 。本研究为航空类高校基于质量文化建设有效传承航空文化提供了理论框架和实践指南 , 对提升航空人才培养质量 、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具有重要价值 。
2025年
主管单位: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主办单位:中国工业报社
出版周期:旬刊
创刊时间:1982年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417/TH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3-0085
邮发代号:28-165
下载中心
更多 +
《中国机械》杂志投稿简明要求
投稿指南
征稿要求
论文著作权许可使用协议
《中国机械》期刊青年编委申请表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新闻网
中国期刊协会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