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通五洲打造AI时代的实时智算引擎
AI(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架构需要顶层设计,单靠大模型算法难以形成长久的竞争优势。今年3月,微软CEO 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South Park Commons播客访谈中,围绕科技行业的未来展开了一场深刻而前瞻的对话。他认为,AI时代的计算架构变革,以及如何在客户端有效利用计算资源,是被低估的两大关键方向。这与北京息通五洲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息通五洲”)的思路不谋而合,该公司研发的新一代通信引擎正迅速进化为AI时代的实时智算引擎,助力云边端的算力资源实时协同,达到全局优化。与国外竞争,息通五洲不是硬拼算力规模和投资额,而是靠更先进的软件算法和更合理的算力资源集约化调度,更具智慧地发挥中国的特有优势。
息通五洲的通信引擎+实时智算引擎的性能表现
日前,息通五洲在通信技术领域突破“卡脖子”难题,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通信协议及算法实现惊人性能,在传输速度和弱网稳定性方面全面超越国际主流技术标准。
根据实际测试,息通五洲的通信引擎+实时智算引擎的文件传输速度比谷歌BBR算法快7倍,速度较传统FTP协议快100倍,直播延迟仅100~200毫秒,信令可靠传输频率高达1000赫兹、延迟低于20毫秒。
攻克"弱网传输"世界难题
在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无线网络环境中的丢包、延迟问题一直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而当前互联网的主流通信协议如TCP协议、MQTT协议、RTMP协议及WEBRTC技术等普遍存在延迟大、带宽利用率低、高频并发能力差的问题,不适应车路云一体化及空天地海实时协同的迫切需求。息通五洲的技术团队经过8年科技攻关,创新性地开发出基于UDP协议的全新网络拥塞控制算法,在确保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实现速度全球领先,成功解决了卫星通信和车联网等场景中的“弱网传输”这一世界性难题。
息通五洲文件传输引擎可有效解决“弱网传输”难题
“我们的技术就像建设全球数据高铁,”息通五洲总经理张义形象地解释道,“不只是追求数据传输速度全球领先,更重要的是打造AI时代的实时智算引擎。在外部技术封锁打压下,让中国的云边端算力资源实时协同、全局优化,真正构建AI万物智联的分布式超融合计算基础设施,在人工智能时代取得全球领先地位。”
三大产品矩阵落地应用
息通五洲技术团队自主创新的三大底层通信协议,形成了三大产品矩阵。风雷大文件传输系统实测传输速度达FTP协议的100倍;飞流实时流媒体引擎支持高清视频200毫秒级低延迟传输;飞星可靠信令传输引擎可实现20毫秒级超低延迟,有望成为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及低空经济等关键行业场景的首选方案。
目前,三大底层通信协议商业化应用全面铺开。例如,已经与航天宏图、流金科技及广哈通信等上市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在魏桥铝业集团的智能工厂中,解决了跨厂区高清监控视频卡顿及延迟高的痛点;此外,国内某知名的卫星互联网运营商和全球边缘服务器某头部厂商的技术验证测试效果优秀,多家新能源汽车厂商及机器人厂商也已经对接洽谈。
过去三十年来,全球互联网的基础通信协议TCP协议、RTMP协议、MQTT协议和WEBRTC等皆由美国巨头掌控,这些基于TCP的协议,在不稳定的无线弱网环境下,如卫星互联网、低空智联网或车联网,就会反复重联、拖沓冗长、延迟极大,无法适应车路云一体化、空天地一体化等的实时协同需求。“如果仍然沿用TCP协议、MQTT协议等老协议,只能密集堆叠硬件RSU小基站,投资巨大,也难以在全国广泛推广,我们主张软硬并重,以先进的新一代通信协议和算法为突破口,“多快好省”为原则,充分提升现有的4G、5G网络带宽的利用率为基础,引领车联网、空联网的更具先进性和性价比优势的国家技术标准。”张义解释道。据了解,目前,息通五洲已在北汽集团智能网联中心和中电科权威院所进行实测验证。
专利布局构建技术壁垒
据了解,息通五洲由新浪网前技术总监江锡卓团队创立,专注于新一代通信协议研发。目前,已获得美国发明专利1项,取得中国软件著作权6项,2项国内发明专利已申报。其自主研发技术已获得国家科协举办的2024第五届“科创中国”科技创新创效大赛总决赛20强优秀奖及中关村新兴专题赛优胜奖。
息通五洲实时智算引擎整体解决方案
“我们的目标是让中国科技逐渐引领车联网、空联网、物联网和算力网等新一代互联网的底层通信协议全球标准。”据张义介绍,随着实时智算引擎商业化进程的加速,息通五洲的新技术预计有望在智慧城市、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低空经济、工业互联网和元宇宙等领域创造超百亿级的市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