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t accesse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135-138.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变频调速技术的煤矿皮带运输机故障检测方法,旨在提高煤矿运输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方法结合电流特征分析、振动信号处理和速度控制技术,实现了对皮带运输机故障的实时预警、准确诊断和有效隔离。通过在实际煤矿环境中的实际验证,该方法在各类故障情况下均具有较高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为煤矿运输设备的智能化运维提供了技术支持。
  • Machine China. 2024, 0(28): 14-18.
    随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生产活动对于效率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机器视觉技术为基础,致力于设计一种先进的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机器视觉技术的引入旨在提高工业生产线上的分拣效率和准确性,通过全面运用图像采集、物体识别和机器人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一个具备快速、精准地处理各类物体能力的、完善的分拣系统。系统整体架构的设计包括了先进的硬件配置和高效的软件算法,以实现对复杂生产环境中物体的智能识别和快速分拣。经过试验验证,该系统在提升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 Machine China. 2024, 0(29): 8-11.
     本文深入分析LED照明灯具结构的创新设计方法及其应用前景。首先,详细解析LED光源的独特优势,然后探讨光学、热管理、电气设计的基础理论,之后介绍LED照明灯具结构设计的模块化、轻量化、智能化与节能环保创新原则。最后通过典型案例剖析,对比不同产品在结构创新及性能提升方面的表现,深入探讨设计理念与实现途径的优劣。
  • Machine China. 2024, 0(36): 4-7.
    鉴于飞机结构的复杂性和对精度的极高要求,任何细微的测量偏差都可能在累积效应下放大,导致关键部件的不匹配或功能失效,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威胁到了飞行安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仪器的设站和调整、建立型架安装坐标系统、安装型架定位器等方面,系统剖析电子经纬仪测量这一数字化测量技术在飞机型架装配中的应用,并通过误差估计、动态误差补偿等技术要点,实现对装配误差的有效控制,从而提高飞机装配的精度和效率,推动航空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 Machine China. 2024, 0(31): 139-146.
    通过实施 1+X证书制度,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本文以1+X多轴数控加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例,针对学生考证在加工中心操作上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考证样题的编程与操作步骤,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以期提高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15-19.
    乒乓球作为一项广受欢迎的运动 , 拥有众多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 。 在乒乓球训练中 , 高质量的发球对于球员技能的提升至关重要 。 本文结合现有技术和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 对乒乓球发球机的结构和发球模式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针对乒乓球发球机送球机构的各组成的机械部分进行了设计及校核 , 力求保证发射乒乓球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

  • Machine China. 2025, 0(08): 6.
    本文针对倾转旋翼机旋翼倾转机构的结构动力学特性开展了相关研究 , 建立了旋翼系统 、 驱动装置 、 倾转作动器及支撑机构等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利用ABAQUS仿真软件对机构进行了模态分析和谐响应分析 , 分别对旋翼倾转机构在0 ° 固定翼模式和90 ° 直升机模式的两种工作状态进行了计算 , 并得到了相应的固有频率 、 振型及结构加速度响应值 。 研究结果表明 , 倾转机构在90 ° 直升机模式下工作的二阶固有频率与旋翼1 Ω 激励频率较为接近 。 为避免旋翼与倾转机构产生共振问题影响飞行安全 , 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结构优化方案 , 调整了关键模态的振动频率 , 有效地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本文研究为后续倾转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撑 。

  • Machine China. 2024, 0(34): 69-73.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增长及国家“3060”双碳战略目标推动,大量光伏电站在沿海及台风多发区域建成。然而,台风频繁侵袭给光伏电站带来巨大威胁,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能源供应中断。本文深入分析了台风对光伏电站的破坏形式,包括光伏组件产生隐裂、内部损坏以及支架系统基础松动、杆件变形断裂等。提出了提高光伏电站抗台风能力的策略,涵盖选址规划、设计标准提升、安装工艺改进等方面。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相关策略的重要性。

  • Machine China. 2024, 0(36): 12-16.
    航空工业迅猛发展对航空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叶片作为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其制造和再制造技术的进步对提升发动机性能、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航空发动机叶片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了叶片的分类及主要作用。针对叶片在服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损伤和附着类缺陷,本研究提出了包括激光熔覆、热焊接、水基清洗和机械物理去除在内的一系列再制造技术解决方案。旨在为航空发动机叶片制造及再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推动航空工业的持续进步。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4-7.
    本文对超滤 + 反渗透双膜水处理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 , 以工艺流程和设备特性等条件为依据 , 分析了模块化设计的原则并确定了模块化的边界范围 。 将整个系统划分为三个主要模块 , 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 、 集成设计和系统配管 , 满足项目的设计条件和使用要求 , 提高了项目整体效益 。
  • Machine China. 2024, 0(31): 67-70.
    液压设备广泛应用于工程建筑、制造业、矿山开采等多个行业中,液压油缸作为液压设备的核心部件,其质量的稳定性直接影响整个液压设备的可靠性。部分液压油缸由于其结构设计缺陷或者制造工艺条件缺陷在工作中经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使用中因不能满足工况要求而提前失效。其中,有些结构及工艺并非无法改进,通过改进某些结构设计或者优化制造工艺流程能够更好地提升液压油缸工作运行的稳定性。本文从液压油缸的结构设计改进、加工工艺改进和抗防腐改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为矿用液压油缸及其他行业液压设备油缸的设计及工艺改进研究提供参考。
  • Machine China. 2024, 0(31): 35-38.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作为调峰机组,通常采用两班制运行方式,机组启停频繁,操作步骤复杂,如果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不高,依靠运行人员手动操作,极易引起误操作、漏操作,从而威胁到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本文设计的自动启停控制系统根据标准的控制策略向各个子系统、现场设备发出控制指令,从而实现发电机组的自动启动与停机。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69-73.
    自冲铆接作为连接不同材料的技术,在施工设备中得到了广泛采用。其中,铝钢自冲铆钉接头容易在电解质中因不同材料的相互作用产生电化学腐蚀。本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多物理场的混合建模方法,能够模拟腐蚀的产生并对其进行评估。本文通过试验研究,提取了有关自冲铆钉中腐蚀起始位置、腐蚀演变以及引起整体腐蚀的材料损失的信息。随后,将这些信息导入多物理场有限元模型,建立了自冲铆钉的腐蚀仿真模型。该模型有助于理解金属微观结构对腐蚀扩展的影响和分析腐蚀形貌的变化。最后,通过与试验观察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开发的自冲铆钉混合模型电偶腐蚀的预测能力。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36-39.
    本研究设计一种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通过优化 PLC 程序结
    构、采用高效插补算法和引入自适应 PID 控制策略,显著提升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和轨迹精度。试验结果表明,
    优化后的系统在轨迹跟踪误差、定位精度和响应时间等关键指标上均有明显改善,为工业机器人的高精度控制
    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案。
  • Machine China. 2024, 0(28): 55-58.
    本文探讨了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方法。通过收集数控机床的振动、温度、电流等多源异构数据,运用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等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模型。同时,针对数控机床的故障特点,提出了基于剩余寿命预测的智能维护策略。试验结果表明,SVM算法在故障诊断任务上取得了93.7%的准确率,优于其他算法;而RF算法在剩余寿命预测任务上表现最佳,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26。本文提出的故障诊断与智能维护方法可有效提高数控机床的运行可靠性与维护效率,对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Machine China. 2024, 0(34): 112-115.
    轮对是铁道机车车辆走行部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车轮与车轴采用过盈配合及冷压方法组装成轮对。过盈量是影响轮对压装质量的最重要因素,过盈量过小,不能提供足够的配合力,使轮轴发生松动和移动,易引发行车事故;过盈量过大,容易降低配合面的疲劳强度,使轮对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疲劳破坏,也会造成行车事故。机车车辆轮轴利用过盈量产生半径方向的接触面压力,并且由该面压力产生的摩擦力来传递转矩和轴向力,合理选取过盈量,既能保证装配后有效传递力矩,又使材料不发生塑性变形。因此,选择合适的过盈量对于轮对非常重要,本文依据相关标准通过对铁道机车车辆轮轴装配应力进行计算分析,给出了轮轴配合合理的过盈量。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87-90.
    为提升气力输送系统的节能效果,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一种高效、稳定的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对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精准调节和实时控制,从而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本文基于 PLC 控制技术,设计了一套气力输送系统节能优化方案,包括硬件配置和软件设计,集成了节能优化算法、系统控制逻辑和 PLC 执行模块,实现对风机和阀门的智能调节和动态优化控制。实验验证本文提出的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策略在关键性能指标上表现优异,显著优于传统控制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气力输送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节能效果。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32-35.
    非煤矿山开采面临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传统液压支架控制系统难以满足实际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非煤矿山液压支架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通过多传感器数据采集、卡尔曼滤波融合处理和自适应 PID 控制等技术,实现了液压支架的智能化控制。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系统相比,新系统在支架高度和立柱压力控制精度方面均有显著提高,动态响应时间明显缩短,安全保护性能得到大幅提升。研究成果为非煤矿山的安全高效开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对推动非煤矿山智能化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20-23.
    轨道健康管理系统是铁路安全运营的基石,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为轨道健康状态的精准预测与维护提供新途径。鉴于当前系统存在诊断准确性不足、维护效率低下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健康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系统集成先进的深度学习框架、优化的软件工具与高性能硬件配置,能够实现轨道数据的高效采集、智能处理与精确预测。为验证系统效果,本文搭建了测试环境,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满足故障诊断与预测维护需求,能够提升轨道维护的智能化水平与运营效率。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8-11.
    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铁路信号远程监控系统 , 该系统集成了智能终端 、 基于IEC61850的通信网络及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 。 智能终端采用可信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 , 实时采集铁路信号设备的运行数据 , 通过IEC61850协议构建的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安全传输 , 大数据分析管理系统则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下发控制策略 。 试验结果表明 , 该系统在实时监控 、 故障检测 、 预警响应等方面表现优异 ,提升了铁路信号系统的监控效率和运行稳定性 。

  • Machine China. 2025, 0(02): 106.
    往复式压缩机是 LNG 接收站 BOG 处理系统的核心,压缩机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保障 LNG接收站安全可靠的关键。针对某LNG接收站往复式压缩机出现的检修后振动大的问题,本文通过全息思维方法,采用因果关系方法及振动监测等手段逐步分析,从易到难检查及排除可能导致故障的各种因素,最终解决了现场问题。同时,总结压缩机振动大的原因及相关措施,为往复式压缩机的日常运行及维修、故障排除等提供一定的思路及帮助。
  • Machine China. 2025, 0(02): 131.
    为提高皮带输送机托辊运行的可靠性,实现对其故障的精准监测,本文引进声源信号解析技术,以某皮带输送机为例,开展托辊故障监测方法的设计研究。采集皮带输送机托辊的运行信号,使用低通滤波器,对原始信号进行处理;利用频域与时域特征提取技术,实现对托辊异常信号的特征提取;引进自相关函数,实现对故障信号的时域分析与监测。应用设计的方法进行托辊监测,监测结果与已知声源信号几乎完全一致,说明监测结果准确、可靠。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24-27.
    作为农机设备中最为重要的结构 , 滚子链传动结构至关重要 , 需要对其进行合理设计 。 基于此 ,本文对农业机械链传动装置结构特征进行分析 , 结合链条与链轮的基本结构 , 创建动力参数模型 , 经过建模后确定基本的参数设计要点内容 , 选取完整的设计参数 , 以期为农机创新设计标准化提供参考 。

  • Machine China. 2024, 0(28): 115-118.
     转向架是轨道交通车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承载车体重量、引导运行、减振和传递牵引/制动力的作用。转向架能有效吸收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和冲击,减少对车体的影响,提高乘坐舒适性。同时,转向架通过降低轮轨摩擦和磨损,延长了轨道和轮对的使用寿命。在牵引和制动过程中,转向架将力从车头传至各个车厢,实现列车平稳加速和减速。因此,优化设计转向架的结构和性能,对于提升列车的运行安全、舒适和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介绍了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62-65.
    在数控机床加工复杂零件的过程中,由于加工路径复杂,如果没有进行速度前瞻规划处理或者处理方法不佳,容易引起加速度冲击,导致工件表面过切或者欠切,加工精度和质量不佳。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对称 S 曲线的速度前瞻规划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工件在当前轨迹段的当前点的加速度,建立速度规划模型,确定加速度与时间的目标关系,实时调整工件的速度。所提出的速度规划方法可响应进给率变化,工程适用性好,能取得优良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49-53.
    针对传统射流式电液压力伺服阀抗污染能力差、压力稳定性差、线性度不好,进而引起可靠性差的问题,文中运用 TRIZ 理论对射流式电液压力伺服阀进行九屏图、资源分析、因果链、系统完备性的创新分析,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最终得到 8 种可行的方案。通过对比,确认最优方案为伺服电动机直接驱动阀芯,使用控制器对电动机进行闭环反馈控制,进而使整阀输出线性的刹车压力,创新设计产品为旋转直接驱动电液压力伺服阀 RDDPV。经验证,新产品线性度好、压力稳定性好、抗污染能力强,达到预期的可靠性指标。研制成功的新产品,应用场合广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 TRIZ 理论在伺服阀领域的成功应用,拓宽了创新理论的使用范围。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40-44.
    喘振特性是航空发动机压气机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 。 在Moore-Greitzer不可压缩压气机系统喘振模型的基础上 , 采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即摄动理论对压气机喘振行为进行分析 , 获得求解压气机系统喘振特征参数即压气机系统喘振幅值和频率的解析式 , 并对影响喘振特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12-14.
    本研究旨在探讨人机工程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 以提高操作效率 。 通过分析现有工程机械设计中的人机交互问题 , 提出改进方案 , 并验证其有效性 。 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 通过分析人机工程在工程机械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研究人机工程在工程机械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 研究结果表明 , 通过应用人机工程原理 , 优化工程机械的操作界面 , 操作员工作负荷降低20% , 操作错误率减少15% , 工作效率提高10% , 操作员舒适度和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 。

  • Machine China. 2024, 0(36): 24-27.
     研究探讨了一种六自由度液压机械臂的虚拟分解控制策略,以提升其在复杂环境中的运动精度与系统稳定性。通过对液压执行器的优化设计和机械臂整体结构的改进,实现了对各关节的精准控制,并通过引入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试验验证表明,该控制策略在动态负载和复杂干扰下的轨迹跟踪表现优异,为实际工业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 Machine China. 2024, 0(29): 156-160.
    CNG气瓶属于一种常见的压力容器。本文介绍了三种无损检测技术(超声波相控阵检测技术、磁粉探伤检测技术、红外无损检测技术)在CNG气瓶质量及缺陷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并以设计压力为30MPa钢制取样气瓶的压力试验为依据,研究了气瓶设计压力、承压能力与设计壁厚之间的内在联系。希望此研究成果可以为CNG气瓶的优化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Machine China. 2024, 0(34): 24-28.
    新型气动液压混合驱动系统集成气动和液压技术,结合两者优势,实现高效能量转换和复杂任务执行,在机械工程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本文系统介绍了新型气动液压混合驱动系统的硬件设计和算法设计,包括气动系统组件设计、液压系统建模、电控系统设计及控制策略设计,最终通过试验平台搭建和测试方法对系统性能进行验证和分析,旨在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 Machine China. 2025, 0(02): 98.
    为实现医疗设备的快速识别和追踪,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效率,本文应用条形码追踪技术,配合使用 SPD 系统,完成对医疗设备全流程 SPD 管理系统构建。首先介绍条形码追踪技术、SPD 系统相关概念。然后根据医疗设备全流程 SPD 管理系统构建目标,完成对系统硬件、系统数据库设计。之后分别设计和实现条形码扫描与识别、库存管理与监控、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使用与追踪、报告与分析等模块。最后测试系统性能。结果表明:在补货周期、常规采购总量、紧急采购量一致的情况下,本文系统医疗设备补货准确率、工作时间分别为 96.6%、17min,这说明本文系统具有准确率高、管理高效的特点。
  • Machine China. 2024, 0(32): 57-62.
    为解决加热卷烟旋转拔出时,由于加热卷烟发烟段的工艺特性,容易引起烟丝团与铝箔卷纸相对滑动脱落,造成质量缺陷的问题,在ZJ118卷烟机上设计增加发烟段内部上胶系统,通过在烟丝团与铝箔卷纸接触面上增加上胶工艺,极大地增加了烟丝团与铝箔卷纸之间的摩擦力,有效提高了加热卷烟的质量和烟丝的稳固性。以ZJ118卷烟机为对象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增加发烟段内部上胶系统后的ZJ118卷烟机使用内部上胶工艺生产的烟支,取样合格率在原基础上有极大地提高,有效地减少了成品烟支烟丝抽吸时产生的掉落问题,提高了加热卷烟的质量和烟丝的稳固性,达到了预期效果。

  • Machine China. 2024, 0(31): 131-134.
    钢丝绳是起重机械常用的关键受力构件,其磨损失效是导致起重机械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钢丝绳磨损机理,建立了考虑接触压力、张力和弯曲应力等因素的磨损计算模型,并结合实际工况参数,对钢丝绳的磨损寿命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表明,接触压力是影响钢丝绳磨损的主要因素,提高润滑、减小载荷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本研究可为起重机械钢丝绳的设计选型、维护保养及寿命预测提供重要参考。

  • Machine China. 2025, 0(02): 135.
    机械制图是培养机械设计、制造和工程技术领域人才最为根本的基础课程。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传统、理论性强,实践性不足,难以满足人才市场的要求。因此,本文旨在探讨以“赛教融合、培育匠心”为引领的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策略,以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 Machine China. 2024, 0(30): 157-160.
    电梯轿厢悬挂钢丝绳作为电梯的关键承重部件,其张力均匀性会直接影响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张力偏差过大会导致曳引轮和钢丝绳磨损加剧,甚至引发钢丝绳断裂等严重事故,为此,本文展开电梯轿厢悬挂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方法研究。首先,对钢丝绳的张力特性进行深入分析,理解钢丝绳张力是影响电梯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其次,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采集电梯轿厢悬挂钢丝绳的张力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最后,基于采集到的数据,通过科学的方法计算每根钢丝绳的张力偏差,以评估悬挂系统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揭示了不同工况下钢丝绳张力的变化规律及其偏差情况,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通过本文研究的实施,以期能够建立一套完善的电梯轿厢悬挂钢丝绳张力偏差检测体系,为电梯的安全运行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 Machine China. 2025, 0(07): 117.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机械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旨在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及创新能力。明确教学目标、优化课程内容、创新教学设备的使用及提升实训效果,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强调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求。教学设计不仅关注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还注重职业道德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 Machine China. 2024, 0(34): 45-48.
    本文系统研究了数控车床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通过分析数控车床的工作原理,探讨了伺服系统响应速度、车刀几何精度、热变形等对加工精度的关键影响。验证了不同转速、进给速率和伺服系统控制精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伺服系统控制、改进车刀设计及控制热变形能够显著提升加工精度。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参数优化和伺服系统的改进,显著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和加工效率,为高精度制造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 Machine China. 2024, 0(29): 3-7.
    本文介绍了利用Pro/E软件进行螺旋混料输送机绞龙的设计、建模和仿真分析的方法。利用Pro/E的Mechanica模块,可以在设计阶段对结构进行静力和模态分析,优化设计并发现潜在问题,从而提高设计效率和产品质量。

  • Machine China. 2025, 0(01): 58-61.
    磨齿技术是一种通过磨削工艺提高齿轮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关键加工方法 , 主要包括环面蜗杆砂轮磨齿 、 碟形砂轮磨齿和锥形砂轮磨齿等多种工艺 , 每种工艺具有不同的应用特点和技术优势 。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磨齿技术的基本原理 , 明确了齿轮加工工艺优化的具体目标 , 通过对环面蜗杆砂轮磨齿 、 碟形砂轮磨齿和锥形砂轮磨齿三种工艺进行详细研究 , 探讨了各工艺的优化方法和应用场景 , 结合齿形误差 、 齿距误差 、 表面粗糙度 、 加工时间和成本等关键指标 , 设计实验验证了各工艺的有效性 。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 , 本文总结了三种磨齿工艺在加工精度 、 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缺点 , 并提出了基于实际生产需求的优化策略 。 本文研究以期通过精细化的工艺参数调整和智能化的控制技术 , 进一步提升齿轮加工的整体性能和生产效率 , 为高精度 、 高效率齿轮制造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