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系列文章之三
论专利挖掘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科技服务业作为运用现代科技知识、技术和分析研究方法向社会提供智力服务的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推器。它通过提供专业化的科技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与经济的融合,从而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科技服务主要包括专业技术服务、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训及技术咨询、知识产权服务、专利检索和布局、科技评估及鉴定、科研成果转化等。
前两期文章分别讲述了知识产权管理对于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论专利检索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本期重点讲述专利挖掘对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专利挖掘是指在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或企业运营过程中,对所取得的技术成果从技术、市场和法律层面进行剖析、整理、拆分和筛选,找出具有专利申请价值的技术内容,并将其转化为专利申请的过程。简言之,专利挖掘就是从创新成果中提炼出具有专利申请和保护价值的技术创新点和方案。
专利挖掘旨在全方位保障科研成果,让科研进程中投入的创造性劳动得以收获相应回报。同时,专利挖掘是极具技巧性的创造性活动,它能够把技术创新通过申请专利的方式予以确定,进而转化为企业至关重要的无形资产。
专利挖掘的目的主要分为成果保护型与包围拦截型。成果保护型,即把技术创新成果申请专利,使其实现法律化、权利化,以此有效防范企业的技术研发成果遭到他人抄袭复制。包围拦截型则是针对竞争对手的技术或产品路线展开研究,据此制定对应的专利挖掘规划以及技术研发策略,提前布局外围专利,从而干扰并遏制竞争对手的专利策略。
开展专利挖掘工作,能够更为精准地把握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的核心创新点。在专利申请环节,针对申请文件里的独立权利要求与从属权利要求,进行精心且具梯度性的设计。一方面,使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最大化;另一方面,切实保障权利要求具备法律稳定性,便于从容应对后续可能出现的侵权纠纷,有效提升专利申请的整体质量与资金使用效率。
开展专利挖掘工作,需站在专利整体布局的战略高度,将核心专利与外围专利相互结合、协同运用,实现巧妙组合与精准卡位,从而构建起严密的专利网络。一方面能够培育并巩固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与竞争对手展开有效对抗,甚至在关键技术要点上对其形成反制态势。
开展专利挖掘工作,能够尽早察觉竞争对手具有威胁性的重要专利,为企业开展规避设计、防范专利风险提供便利。简言之,对于企业来说,扎实做好专利挖掘工作,有助于达成法律权利与商业收益最大化、专利侵权风险最小化的目标。
从现有研发项目着手挖掘时,应密切关注研发项目的全流程,涵盖从项目立项、研究、实验,直至产品试制与改进的各个阶段,从中探寻技术创新点。
针对企业产品或服务开展挖掘工作,需对企业现有的产品或服务进行深度剖析,精准找出其独特之处,以及在技术和市场方面所具备的优势。
从竞争对手技术切入挖掘,要通过对竞争对手的专利信息、产品技术和市场动态等进行全方位监测与分析,精准定位其技术薄弱环节及空白点,进而挖掘出具有差异化特征和市场竞争优势的创新点,以此抢占市场先机。
着眼于技术发展趋势实施挖掘,应重点关注某一行业技术的发展走向与前沿动态,紧密结合企业自身技术优势和发展战略,提前布局,挖掘出具有前瞻性的专利技术。
专利挖掘的流程如下:
1
技术梳理
对企业的技术研发项目、产品或服务展开全面梳理与深入分析。深入了解技术从起源至今的发展历程、当前所处状态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精准定位关键技术点与创新之处。不仅要关注技术创新点本身,更要充分考量其在产业链和技术链中的地位、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蕴含的价值。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审视,为后续的专利挖掘工作筑牢坚实基础。
2
创新点识别
从技术梳理的成果中,筛选出具备新颖性、创造性以及实用性的技术创新点。这些创新点涵盖新的技术方法、产品结构、工艺流程、材料配方等多种形式。同时,需细致区分创新点的主次层次,明确哪些是核心技术创新点,哪些属于基础性技术创新点,哪些为外围技术创新点。进而依据这些区分,对每件专利申请进行精准定位,为后续专利布局提供清晰指引。
3
专利布局方式规划
依据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以及市场实际需求,针对识别出的创新点精心规划专利布局。确定专利申请的具体类型,例如发明专利,适用于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创新性的发明创造;实用新型专利,针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实用新技术方案;外观设计专利,侧重于产品的外观美感设计。此外,还要规划好申请的时间节点以及申请地域范围,确保专利布局能够最大程度契合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专利的价值。
4
专利申请文件撰写
企业技术人员需与专利管理人员紧密配合,或者将详细的技术交底书交由专业的专利代理师、专利律师负责专利申请文件的撰写工作。在撰写过程中,务必保障发明人与撰写人员之间的沟通顺畅且有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专利申请文件精准、清晰地阐述技术创新点,准确界定专利的保护范围,并且严格符合专利法以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各项要求,为专利申请的成功获批提供有力保障。
专利挖掘作为一个系统且复杂的过程,需由专业人员负责推进。他们通过严谨地整合各类相关数据,并展开深度分析,以此精准识别创新成果,进而有效保护这些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技术壁垒得以提升,市场竞争力得以增强,最终实现企业技术价值的最大化,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助力企业持续、稳健地发展。
实际案例解析
某重工企业开创性地提出并坚定不移地践行“向顶端转化、向现场端转化、向产品端转化、向产业端转化”的专利转化实施战略。企业矢志深耕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及其系列产品的研发领域,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以及应用端的深度合作,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成功攻克诸多技术难题,打造出具备高专利密度的拳头产品,一举填补了国内外竖井建造技术及装备领域的空白,为行业发展树立起全新标杆。
在整个研发进程中,该企业高度重视专利挖掘工作。一方面,将专利技术深度融入到行业标准的制定中,实现专利与标准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针对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的关键技术节点,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专利布局。从整机的核心设计到各个关键系统,如开挖、出渣、支护系统等,累计提交了上百件专利申请,构建起严密且有效的专利壁垒,极大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凭借精准高效的专利挖掘成果,该企业有力地带动了特种钢材、硬质合金、机械传动、电气系统等材料与零部件上下游产业的蓬勃发展,成功打造出一条完整且极具价值的专利产业链。目前,企业依托专利技术所研发的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交通、市政、国防等多个领域的竖井工程建设项目中,不仅为企业创造了极为可观的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的是,显著提升了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进一步稳固了其在超大直径竖井掘进机领域的领军地位。
《中国机械》杂志作为专注于机械工业领域的科技类期刊,将实现“机械工业领域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为己任,为行业提供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保护、专利检索、专利布局、科技评估与鉴定、科技成果转化等“一站式”科技服务,以助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近日,我们陆续推出《科技服务》栏目系列文章,敬请关注!
如相关机构或企业有科技服务业务需求,欢迎来电来函!
联系人:闫老师
电话:010-67410636 / 13717967815
邮箱:jxzzs@cinn.cn